梧桐子,中藥材名。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plantanifolia(L.f.)Marsili的種子。具有順氣和胃,健脾消食,止血的功效。主治胃脘疼痛,傷食腹瀉,疝氣,須發早白,小兒口瘡,鼻衄。
中文名稱
梧桐子別名
瓢兒果、桐麻豌、鳳眼果、紅花果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心、肺、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順氣和胃,健脾消食,止血。主治 胃脘疼痛,傷食腹瀉,疝氣,須發早白,小兒口瘡,鼻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2-3g。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事項1、《調疾飲食辨》:“多食令人耳聾,素有耳病人不宜入口也。”
2、《陜西中藥志》:“咳嗽多痰者勿食用?!?/p>化學成分
含脂肪油其脂肪酸有蘋婆酸,錦葵酸等,還含具止血作用的生物堿及咖啡堿。
藥理作用1、降壓作用:給麻醉兔、貓靜注梧桐子總生物堿(TAW)0.3g/kg、0.6g/kg和1.2g/kg,能使血壓迅速下降,但不持久,同時出現心率減慢;將TAW0.3g/kg靜注犬,2.5g/kg注入麻醉貓十二指腸,也呈現血壓下降;實驗還表明TAW降壓作用與M受體有關,可能是抑制膽堿酯酶導致興奮M受體。
2、止血作用:梧桐子煎劑可使大鼠創傷性出血時間縮短;但對家兔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血漿復鈣時間及血小板計數等皆無明顯影響。梧桐子總生物堿84mg/kg腹腔注射或168mg/kg灌胃,對大鼠斷尾出血皆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對大鼠實驗性動脈血栓的形成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給家兔每日灌服梧桐子粉混懸液6g/kg,連續3d,實驗結果證明,梧桐子具有明顯的促進血小板聚集作用。梧桐子總生物堿對兔循環血小板聚集亦有促進作用。因此,梧桐子及其總生物堿的止血作用機制,可能與其促進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有關。
毒理作用梧桐子煎劑120g/kg,水酊劑50g/kg一次灌胃,對小鼠無明顯毒性。梧桐子總生物堿0.84g/kg、1.68g/kg、3.36g/kg注射小鼠及1.68g/kg、4.2g/kg灌胃小鼠,無中毒及死亡。梧桐子的水溶性提取物,每1g含原生藥量9g,給大鼠一次灌胃150g/kg(按體重計算相當人用量100倍),對大鼠無明顯毒性。
相關論述1、《綱目》:“搗汁涂,拔去白發,根下必生黑者。又治小兒口瘡,和雞子燒存性研摻。”
2、《食物考》:“清心益肺,解熱利咽,舒脾開胃。”
3、《本草再新》:“溫中補氣,保肺,固腎滋水。”
4、《本草求原》:“熟食開胃醒脾。”
5、《隨息居飲食譜》:“潤肺,清熱,治疝?!?/p>
6、《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順氣和胃?!?/p>
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健脾消滯。”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傷食腹痛腹瀉:①(梧桐子)炒焦研粉。沖服,每服3g。(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梧桐子(炒焦)15g,青藤香12g。共為細末。每服3g,開水送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疝氣:梧桐子炒香,剝殼食之。(《貴州省中醫經驗秘方》)
3、治白發:梧桐子9g,何首烏15g,黑芝麻9g,熟地15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4、治久哮:用梧桐子一連,紙包濕,放在火煨,取出安地上,出火氣為末??招模ㄋ槐K送下,痰出即愈。(《普濟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種子成熟時將果枝采下,打落種子,除去雜質,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種子球形,狀如豌豆,直徑約7mm,表面黃棕色至棕色,微具光澤,有明顯降起的網狀皺紋。質輕而硬,外層種皮較脆易破裂,內層種皮堅韌。剝除種皮,可見淡紅色的數層外胚乳,內為肥厚的淡黃色內胚乳,油質,子葉2片,薄而大,緊貼在內胚乳上,胚根在較小的一端。
以飽滿、完整、淡綠色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3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