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中藥名。為黏土巖高嶺土或膨潤土,前者主含硅酸鹽類高嶺石族礦物高嶺石,后者主含蒙脫石族礦物蒙脫石。具有溫中暖腎,澀腸止瀉,止血,斂瘡的功效。主治反胃,瀉痢,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不孕,吐血,便血,衄血,眼弦赤爛,臁瘡,痱子瘙癢。
中文名稱
白堊別名
白涂、白善土、白惡、白土子、畫粉、白土性味歸經
味苦,性溫;歸脾、肺、腎經藥材分類
礦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暖腎,澀腸止瀉,止血,斂瘡。主治反胃,瀉痢,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不孕,吐血,便血,衄血,眼弦赤爛,臁瘡,痱子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4.5-9g。外用:研末撤或調敷。
注意事項《別錄》:“不可久服,傷五臟,令人羸瘦。”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硅酸鹽,另外還含有鐵、鈦、鋇、鍶、釩、鉻、銅等元素。
相關論述1、《本經》:“主女子寒熱癥瘕,月閉積聚。”
2、《藥性論》:“主女子血結,月候不通,能澀腸止痢。”
3、《日華子》:“治瀉痢,痔瘺,泄精,女子子宮冷,男子水臟冷,鼻洪吐血。”
4、《本草從新》:“燥濕,溫水臟。治卒暴咳嗽,風赤爛眼。”
5、《醫林纂要》:“補肺生金,解渴清暑。治肺癰、痿,止赤白痢,和脾胃。治霍亂腹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虛熱翻胃:白堊土一斤,米醋一斤。煅土赤,入醋內,再煅再入,以醋干為度。取土二兩,入炮姜一錢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甚者二錢,須服四兩。(《婦人良方》白堊散)
2、治水瀉米谷不化,晝夜不止:白堊一兩(火煅過),干姜(炮)一兩,楮葉二兩(生,研細)。上三味搗研為末,面糊和丸,如綠豆大。空心米飲調下二十丸。(《圣濟總錄》白堊丸)
3、治風赤爛眼,倒睫拳毛:白土一兩,銅青一錢。為末,每以半錢泡湯洗。(《綱目》引華佗方)
4、治暴嗽:白善粉一兩,白礬一兩。上為細末,每用生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姜湯下。(《普濟方》二白丸)
5、治頭痛:白堊、王瓜等分,為末。湯點二錢服。(《本草衍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挖取后,去盡其他雜質。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高嶺土:呈不規則狀。白色、淺灰白色。表面細膩,有滑膩感。具吸水力,舐之粘舌。體較輕,質較軟,用指甲可刻劃成痕。可塑性低,黏結性小。微帶土腥氣,味淡。
2、膨潤土:一般呈白色、粉紅色、淺灰色。具蠟狀光澤。吸水后體積膨脹。具高可塑性和良好的黏結性。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4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