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中藥名。為薔薇科桃屬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種子。果實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曬干。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中文名稱
桃仁拉丁文名
Persicae Semen別名
核桃仁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桃仁、炒桃仁、燀桃仁)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經閉痛經,癥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5-10g,搗碎用;桃仁霜入湯劑宜包煎。
不良反應1、臨床若桃仁口服劑量過大或使用不當,易致中毒。
2、桃仁中毒的主要表現首先是對中樞神經的損害,出現頭暈、頭痛、嘔吐、心悸、煩躁不安,繼則神志不清、抽搐,并引起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也有引起皮膚刺痛,出現紅疹塊等皮膚過敏的報道。
3、中毒解救可根據其反應輕重,用靜脈注射硫代硫酸鈉,高錳酸鉀或雙氧水溶液洗胃等方法,亦可用中藥甘草、大棗、綠豆等煎汁頻服。
禁忌1、中藥配伍禁忌:與杏仁同用須減低劑量,避免苦杏仁苷中毒。
2、中西藥配伍禁忌:與抗凝藥配伍應用時須減小劑量。不宜與可待因、嗎啡、哌替啶、苯巴比妥等鎮咳藥和麻醉藥配伍應用,可以加重麻醉,抑制呼吸。
注意事項1、桃仁功善活血,有墮胎之弊,孕婦忌用。
2、富含油脂,具有潤腸通便之功,脾虛便溏者慎用。
3、含苦杏仁苷,在體內可分解成氫氰酸,大量服用易引起中毒,故臨床用量不宜過大。
化學成分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揮發油、脂肪油(油酸甘油酯、亞油酸甘油酯)等。
藥理作用1、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桃仁提取液能明顯增加腦血流量,增加犬股動脈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球凝固及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況。
2、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鎮咳平喘作用。
3、對肝膽系統的影響:提取物能改善動物肝臟表面微循環,并促進膽汁分泌,有保肝、抗肝纖維化作用。
4、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潤滑腸道,利于排便。
5、對生殖器官的影響:桃仁能興奮子宮,促進初產婦子宮收縮及出血。
6、此外,桃仁水煎劑及提取物有鎮痛、抗炎、抗菌、抗過敏、驅蟲、免疫調節、抗癌等作用。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潤燥活血,宜湯浸去皮、尖炒黃用?;螓滬熗?,或燒存性,各隨本方。雙仁者有毒,不可食,說見杏仁下。
2、《本經》:瘀血血閉,癥瘕邪氣,殺小蟲。
3、《別錄》:止咳逆上氣,消心下堅硬,除卒暴擊血,通月水,止心腹痛。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小兒瘧疾:烏貓屎一錢,桃仁七枚,同煎,服一盞立瘥(《溫居士方》)
2、反胃吐食:以烏骨雞一只,與水飲四五日,勿與食。將五蒲蛇二條,竹刀切與食。待雞下糞,取陰干為末,水丸粟米大。每服一分,桃仁湯下。五七服即愈。(《證治發明》)
3、盤腸釣氣:越桃仁半兩,草烏頭少許,同炒過,去草烏,入白芷一錢,為末。每服半錢,茴香蔥白酒下。(《普濟方》)
相關配伍1、桃仁配大黃:大黃善瀉腸間瘀熱結聚,清熱解毒;桃仁性善破血,長于活血祛瘀消癰。兩藥伍用,以大黃通降下行為主,桃仁活血散瘀為輔,共奏瀉熱破瘀,散結消癰之功。適用于瘀熱互結之腸癰初起等。
2、桃仁配牡丹皮:桃仁長于活血祛瘀;牡丹皮長于清熱涼血。兩藥伍用,涼血活血之力倍增,使熱得清而血不妄行,血流順暢而不留瘀。適用于血瘀有熱之閉經,月經不調,痛經等。
3、桃仁配當歸:桃仁功擅破血祛瘀、潤腸通便,且有祛瘀生新之效;當歸養血補血力佳,又能行血和血,且有潤腸通便之功。兩藥伍用,活血之中有較好的養血作用,使血化瘀之力增強,且有祛瘀而不傷血,養血補虛而無礙瘀之妙。適用于血瘀或兼血虛之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腸燥之大便秘結。
4、桃仁配紅花:桃仁質重沉降,偏于入里、善走下焦,長于破臟腑之瘀血;紅花質輕升浮,走外達上,通經達絡,長于祛在經在上之瘀血。兩藥伍用,活血通經、祛瘀生新、消腫止痛之功增強。適用于全身各部位之瘀血證,如瘀血所致的閉經痛經、產后腹痛、心腹疼痛、跌仆傷痛、癰腫瘡瘍等。
鑒別用藥1、生桃仁、焯桃仁、炒桃仁:桃仁生用活血祛瘀力強,多用于瘀血阻滯之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肺癰、腸癰等。焯后易去皮,除去非藥用部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其功用與生品基本一致。炒桃仁偏于潤腸通便,和血,多用于腸燥便秘,心腹脹滿等。
2、桃仁與紅花:兩藥均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之功,均可用治瘀血阻滯所致的閉經痛經、跌撲傷痛,皆為婦科調經、傷科止痛的常用藥。然桃仁味苦甘性平,破瘀之力勝于紅花,善消內癰,常用治肺癰胸痛吐膿,腸癰腹痛;并能潤腸通便,止咳平喘,又可用治腸燥便秘,咳嗽氣喘。紅花辛散溫通,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之力較強,又可用治熱郁血滯所致的斑疹色暗。
相關藥品血府逐瘀口服液(膠囊)、通經甘露丸、潤腸丸。
相關方劑桃仁承氣湯(《傷寒論》)、桃紅四物湯(《醫壘元戎》,錄自《玉機微義》原名加味四物湯)、桃仁紅花湯(《脈因證治》)、活血散瘀湯(《外科正宗》)、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
藥膳食療桃仁粥:
(1)功效:活血通經、祛淤止痛。適用于婦女淤血停滯而引起的閉經和痛經以及產后淤血腹痛,跌打損傷、淤血停積諸癥。桃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及便溏病人不宜服用。
(2)原材料:桃仁10-15g,粳米75g。
(3)做法:先把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為稀粥。
(4)用法:每日2次,空腹服食。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果實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干燥。
炮制方法1、桃仁: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泛油種粒。用時搗碎。
2、燀桃仁:取凈桃仁,置沸水中,加熱至種皮微鼓起,撈出,置涼水中浸泡,取出,搓開種皮與種仁,干燥,除去種皮。用時搗碎。
3、炒桃仁:取燀桃仁,置炒制容器內,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晾涼。用時搗碎。
保存方法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防走油。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桃仁:呈扁長卵形,長1.2-1.8cm,寬0.8-1-2cm,厚0.2-0.4cm。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密布顆粒狀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鈍圓稍偏斜,邊緣較薄。尖端一側有短線形種臍,圓端有顏色略深不甚明顯的合點,自合點處散出多數縱向維管束。種皮薄,子葉2,類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
2、山桃仁:呈類卵圓形,較小而肥厚,長約0.9cm,寬約0.7crn,厚約0.5cm。
飲片性狀1、桃仁:呈扁長卵形,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密布顆粒狀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鈍圓稍斜,邊緣較薄。尖端一側有短線形種臍,圓端有顏色略深不甚明顯的合點,自合點處散出多數維管束。種皮薄,富油性。氣微,味微苦。
2、燀桃仁:無種皮,表面淡黃白色,有細皺紋。
3、炒桃仁:形如燀桃仁,表面淺黃色,略帶焦斑,有香氣。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6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