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清風藤,中藥名。為清風藤科植物小花清風藤SabiaparvifloraWall.exRoxb.的莖和葉。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具有清熱利濕,止血之功效。用于濕熱黃疸,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小花清風藤別名
小花清藤性味歸經
味苦,性微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止血。主治 用于濕熱黃疸,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相關論述 《中國民族藥志》:“治療和預防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止刀傷出血,并能消炎。”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病毒性肝炎。相關配伍1、防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小花清風藤)鮮枝150-200g,或葉適量。煎水當茶喝。
2、治刀傷出血:(小花清風藤)鮮葉搗敷傷口。(1-2方出自《中國民族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莖、葉,洗凈,莖切片,葉切碎,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有的扭曲,直徑1-5cm,表面灰褐色或灰綠色,粗糙,具縱皺及縱向皮孔以及葉柄脫落痕跡或細枝脫落后的殘基;外皮易脫落,脫落處露出黃白色或棕黃色撕裂狀木部,外皮內表面具深陷的均勻的縱溝紋。體輕質堅,不易折斷,斷面木部占絕大部分,呈灰黃色或黃白色裂片狀,中心有髓。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6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