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中藥名。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經,利水消腫,截瘧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濕熱黃疸,痢疾,瘧疾,淋病,水腫,小便不利,血瘀經閉,痛經,癥瘕癰瘡,腫毒,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馬鞭草別名
馬鞭、龍芽草、鳳頸草、紫頂龍芽、鐵馬鞭、狗牙草、順捋草、蜻蜓草、退血草、鐵馬蓮、燕尾草、蜻蜓飯、狗咬草、鐵掃帚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通經,利水消腫,截瘧。
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濕熱黃疸,痢疾,瘧疾,淋病,水腫,小便不利,血瘀經閉,痛經,癥瘕癰瘡,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
2、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孕婦慎服。
1、《本草經疏》:“病人雖有濕熱血熱證脾陰虛而胃氣弱者勿服。”
2、《本草從新》:“瘡證久而虛者,斟酌用之。”
3、《本草用法研究》:“血虛者忌用?!?/p>化學成分
1、全草含馬鞭草苷,戟葉馬鞭草苷,羽扇豆醇,β-谷甾醇,熊果酸,桃葉珊瑚苷,蒿黃素。
2、地上部分含苯丙苷類成分:洋丁香酚苷;環烯醚萜苷類成分:馬鞭草苷和戟葉馬鞭草苷;三萜類成分:3α,24-二羥基-12-烏蘇烯-28-羧酸,3α,24-二羥基-12-齊墩果烯-28-羧酸和熊果酸。
3、葉中含馬鞭草新苷,腺苷,β-胡蘿卜素;環烯醚萜苷類葡萄糖苷:3,4-二氫馬鞭草苷;黃酮苷類: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基(1→2)β-D-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芹菜素-7-半乳糖苷,脂麻素-6-葡萄糖苷,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苷。葉中精油含40多種成分,主要有檸檬烯,香姜黃烯,氧化丁香烯,匙葉桉油烯醇。
4、根和莖中含水蘇糖。黃酮苷類成分:芹菜素7-葡萄糖,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半乳糖苷,香葉木素7葡萄糖苷,香葉木素7-半乳糖苷,香葉木素7-新橙皮糖苷和金圣草素7半乳糖苷。三萜類齊墩果酸,3-表熊果酸,3表齊墩果酸,馬鞭草新苷,還含β-谷甾醇D-葡萄糖苷。
藥理作用1、抗炎止痛作用: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癥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給藥后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痛作用在6h后尚未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痛作用。
2、鎮咳作用: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咳作用,其鎮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苷。
3、對子宮的作用: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和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人馬鞭草后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生變化。在大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α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4、其他作用:馬鞭草苷對交感神經末梢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哺乳動物可促進乳汁分泌。
毒理作用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擬副交感作用。
相關論述1、《別錄》:“主下部暨瘡?!?/p>
2、《藥性論》:“主破腹中惡血皆下,殺蟲良?!?/p>
3、《本草拾遺》:“主癥癖血瘕,久瘧,破血?!?/p>
4、《日華子》:“通月經,治婦人血氣肚脹,月候不勻?!?/p>
5、《寶慶本草折衷》“利小便不通?!?/p>
6、《本草衍義補遺》:“治金瘡,行血,活血?!?/p>
7、《本草蒙筌》:“去小腹卒痛難當,禁久瘧發熱不斷。絞腸痧即效,纏喉痹極靈。殺諸般疰蟲,消五種痞塊。”
8、《綱目》:“搗涂癰腫及蠼螋尿瘡,男子陰腫?!?/p>
9、《生草藥性備要》:“活血通經。治洗疳瘡,又治生馬瘡用,能去膿毒洗痔瘡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10、《馮氏錦囊》:“為涼血、去濕熱、殺蟲之藥?!?/p>
11、《本草從新》:“破血通經,殺蟲消腫。治氣血癥瘕,下部暨瘡陰腫,發背癰疽,楊梅毒氣,專以驅逐為長?!?/p>
12、《醫林纂要》:“瀉心火,破熱血?!?/p>
13、《分類草藥性》:“去小便血淋腫痛?!?/p>
14、《現代實用中藥》:“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瘧疾,水腫,臌脹等。并有瀉下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傷風感冒、流感:鮮馬鞭草45g,羌活15g,青蒿30g。上藥煎湯2小碗,一日2次分服,連服2-3天。咽痛加鮮桔梗15g。(《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2、治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馬鞭草一根握。截去兩頭,搗取汁服。(《千金方》)
3、治傳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馬鞭草、車前草、雞內金各15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4、治急性膽囊炎:馬鞭草、地錦草各15g,玄明粉9g。水煎服。痛甚者加三葉鬼針草30g。(《福建藥物志》
5、治婦人月水滯澀不通,結成癥塊,腹肋脹大欲死:馬鞭草根苗5斤。細銼,以水五斗,煎至一斗,去滓,別于凈器中熬成膏。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圣惠方》)
6、治卒大腹水?。菏笪膊荨ⅠR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以粉和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肘后方》)
7、治臌脹,身干黑瘦,多渴煩悶:用馬鞭草細銼,曝干勿令見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無時。(《衛生易簡方》)
8、治乳癰腫痛:馬鞭草一握,酒一碗,生姜一塊。擂汁服,渣敷之。(《衛生易簡方》)
9、治瘰疬未破:以馬鞭草為末,加麝香少許,和勻。每服二錢,白湯食后調服。(《杏苑生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10月花開放時采收,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性狀莖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長0.5-1cm;表面綠褐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多皺縮破碎,綠褐色,具毛,完整者展平后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小花排列緊密。無臭,味苦。
常見偽品偽品:
千屈菜(水柳):為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的干燥全草。莖呈方柱形,灰綠色至黃綠色,質硬,易折斷,斷面邊緣纖維狀,中空。葉片灰綠色,質脆,多皺縮破碎,完整的葉對生或3片輪生于莖上,葉片狹披針形,全緣,無柄。頂端具形似穗狀花序,每2-3朵小花腋生于一葉狀苞片內,花萼灰綠色,筒狀;花瓣紫色。蒴果橢圓形,包于宿存花萼內。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7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