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中藥名。為硨磲科硨磲屬動物鱗硨磲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長硨磲T.elongataLamarck[T.(Chamestrachea)maxima(Roxling)]等同屬動物的貝殼。具有安神,解毒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蜂蟲螫傷。
中文名稱
硨磲別名
車渠、海扇、蚵筋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寒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安神,解毒。
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蜂蟲螫傷。
用法用量內服:磨粉,5-15g。
化學成分長硨碟含蛋白質,凝集素;腎含含砷核苷:5'-脫氨-5'-二甲基胂基腺嘌呤核苷,(2S)-3-[5-脫氧-5-(二甲基胂氧基)-β-D-呋喃核糖氧基]-2-羥基丙基硫酸氫酯。
相關論述1、《海藥本草》:“主安神,解諸毒藥及蟲螫,以玳瑁、車磷等同,以人乳磨服。”
2、《藥性纂要》:“點目去翳。”
3、《中國藥用海洋生物》:“鎮驚,安神,解毒。用于心神不安,蟲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腹內癥瘕、積塊、血瘀等腫瘤性疾病:硨磲殼煅燒,醋淬為丸,日服15-20g。
2、治有熱毒癥狀的大腸癌和肺癌:硨磲殼50g,山豆根6g,敗醬草30g,三七粉3g,前三味水煎,取藥液沖三七粉內服。(1、2方出自《海藥掇英》)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四季均可捕捉,捕得后,取殼,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7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