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蛻,中藥名。為蟬科華南蚱蟬屬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功效。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喑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等。
中文名稱
蟬蛻拉丁文名
CicadaePeriostracum別名
蜩甲、蟬殼、伏殼、枯蟬、蟬甲、蟬退殼、金牛兒、蟬退、蟬脫、蟬衣、催米蟲殼、唧唧猴皮、唧唧皮、知了皮、熱皮、麻兒鳥皮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涼;歸肺、肝經藥材分類
動物醫保類型
醫保(蟬蛻)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主治主要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喑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3-6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禁忌中西藥配伍禁忌:與鎮靜藥、麻醉藥、B受體阻斷藥、抗心律失常藥同用時,不宜劑量過大。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多種水解氨基酸,包括蛋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種微量元素,以鈣、鋁、鐵、錳為主,以及大量甲殼質及其降解產物殼聚糖、鹽酸氨基葡萄糖等。
藥理作用1、抗驚厥作用:蟬蛻水提液小鼠灌胃給藥,能降低硝酸士的寧引起的動物驚厥死亡率,表明有一定的抗驚厥作用。蟬蛻醇提物也能拮抗士的寧引起的驚厥,延長破傷風毒素所致驚厥小鼠的存活期,但不能拮抗戊四氮引起的驚厥。
2、鎮痛作用:蟬蛻水提液給小鼠皮下注射,扭體法測定,證明蟬蛻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鎮靜作用:蟬蛻水提液小鼠腹腔注射,結果證明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并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效力。蟬蛻醇提物也有顯著的鎮靜作用,與戊巴比妥類藥物有協同作用。
4、抗癌作用:蟬蛻水提物體內試驗證明,蟬蛻對艾氏腹水癌細胞顯示高度的抗腫瘤活性。其抗腫瘤成分經純化發現均屬高分子化合物。
5、免疫抑制作用:蟬蛻提取液能明顯減輕免疫器官胸腺、脾臟的重量。用雞紅細胞法證明,蟬蛻能明顯降低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6、抗過敏作用:蟬蛻提取液對小鼠耳異種PCA有明顯抑制作用。
7、此外,蟬蛻能防止靜注垂體后葉素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電圖改變,對紅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蟬,主療皆一切風熱證,古人用身,后人用蛻,大抵治臟府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
2、《藥性論》: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
3、《本草衍義》: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療產后急性尿潴留:以蟬蛻10g,通草5g,生大黃9g(后下),組成蟬蛻通黃湯,隨病情加味,治療產后急性尿潴留,療效較好。
2、治療小兒陰莖水腫:用蟬蛻、生甘草梢加水煎煮,取汁溫洗小兒患處并外敷,治療小兒陰莖水腫有效。
3、治療百日咳:以疏風解痙之蟬蛻為主,輔以潤肺止咳化痰之品,組成基本方:蟬蛻10g,百部5g,桑白皮5g,杏仁10g,浙貝10g,厚樸5g,茯苓10g,陳皮5g,治療百日咳有效。
4、治療部分性癲癇持續狀態:用蟬蛻、蒼術各20g,僵蠶、川芎各15g,制白附子10g,治療部分性癲癇持續狀態,效果較好。
5、此外,蟬蛻還可用治急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臌脹、瘧疾、經行頭痛、子宮脫垂、嬰兒腹瀉、喉源性咳嗽、頑固性眼瞼跳動、角膜炎、面神經麻痹、脫肛、纏腰火丹、鞘膜積液、凍瘡等。
相關配伍1、蟬蛻配薄荷:二者均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利咽之功,相須為用則藥力更強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皮膚瘙癢,以及風熱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
2、蟬蛻配僵蠶:二者都有疏散風熱,息風止痙之功。蟬蛻兼能宣肺利咽,僵蠶又能化痰散結。兩藥配伍,疏散風熱、化痰散結之功顯著。常用治外感風熱及溫熱邪毒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目赤翳障等。
3、蟬蛻配鉤藤:蟬蛻善于息風止痙;鉤藤長于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二者伍用,有清熱息風止痙之功。常用治小兒急驚風、高熱抽搐,以及肝陽化風之頭痛眩暈。
4、蟬蛻配石菖蒲:蟬蛻功能疏散風熱;石菖蒲芳香辟穢、化痰開竅。兩藥相合,能散風熱,化痰濁,除濕濁,辟穢濁而開竅聰耳。常用治風熱夾痰,阻塞清竅所致之頭暈耳鳴、耳聾。
5、蟬蛻配鳳凰衣:蟬蛻甘寒,清熱宣肺利咽;鳳凰衣雞蛋殼的內膜、甘平,潤肺開音。兩藥相合,一宣一潤,利咽開音。常用于素體陰虛,外感風熱,音啞聲嘶者。
6、蟬蛻配橘紅:蟬蛻疏散風熱,清利咽喉;橘紅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二者相配,輕揚疏散,祛風化痰止咳之力顯著。常用治外感風邪所致的咽癢咳嗽。
鑒別用藥1、薄荷、牛蒡子與蟬蛻:薄荷、牛蒡子與蟬蛻皆性寒涼,均能疏散風熱、透疹、利咽,均可用于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麻疹初起,透發不暢;風疹瘙癢;風熱上攻,咽喉腫痛等。但薄荷辛涼芳香,清輕涼散,發汗之力較強,故外感風熱,發熱、無汗者薄荷首選。且薄荷又能清利頭目、疏肝行氣,也可用于風熱上攻,頭痛、目赤腫痛、多淚;肝郁氣滯,胸悶、脅肋脹痛、月經不調、脈弦等。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風熱,發熱、咳嗽咳痰不暢者,牛蒡子尤為適宜。也可用治肺熱咳嗽、咳痰不暢者。同時,牛蒡子外散風熱,內解熱毒,又具有清熱解毒散腫之功,也常用于癰腫瘡毒、丹毒、痄腮、喉痹等熱毒之證。因其性偏滑利,兼能滑腸通便,故上述病證兼大便秘結者尤為適宜。蟬蛻甘寒質輕,發汗之力不如薄荷,清熱之力不如牛蒡子,既能疏散肺經風熱而利咽療啞、透疹止癢,又長于疏散肝經風熱而明目退翳,涼肝息風止痙。也常用于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翳膜遮睛,急慢驚風,破傷風證。此外,還常用以治療小兒夜啼不安,有鎮靜作用。
2、蟬蛻與谷精草:兩者均味甘、歸肝經而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風熱上擾引起的目赤翳障。然蟬蛻甘寒質輕,屬辛涼解表藥,長于疏散肺經風熱,宣肺療啞,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的發熱頭痛及風熱上攻之咽痛音啞;又能透疹止癢,息風止痙,適用于麻疹不透、風疹濕疹、皮膚瘙癢及小兒驚癇夜啼、破傷風證。谷精草甘平,輕浮升散,直上頭面,善于疏散頭面風熱而明目退翳。
3、蟬蛻與木賊:兩者均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皆可用于外感風熱,肝經風熱,目赤腫痛,翳障多淚等。但蟬蛻疏風散熱作用較好,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蟬蛻多用,并能透疹止癢,息風止痙,亦可用于麻疹不透、風疹瘙癢、驚風夜啼,破傷風等。木賊長于疏散肺與肝膽之風熱火郁之邪,而善治因風熱或肝膽經之火郁引起之目赤、多淚、翳障等疾患。
相關藥品兒童清熱口服液、黃氏響聲丸、健民咽喉片、撥云退翳丸。
相關方劑辛涼清解飲(《秋溫證治要略》)、蟬花散(《銀海精微》)、竹葉柳蒡湯(《醫學廣筆記》)、消風散(《外科正宗》)、鉤藤散(《幼科發揮》)。
藥膳食療蟬衣牛蒡桔梗茶:
1、功效:疏散風熱、止咳潤肺。用于風熱感冒、咳嗽失音、咽喉疼痛。
2、原材料:蟬蛻3g,生甘草3g,牛蒡子9g,桔梗5g。
3、做法:將以上4味藥劑一起研磨為粗末,置于瓶中,以沸水沖泡,加蓋燜15分鐘左右即可。
4、用法:代茶頻飲,每日1劑。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在夏、秋季可到蟬所棲息的樹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樹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凈泥雜,曬干。可用竹簍包裝置高處保存,防止壓碎和潮濕。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壓。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全角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約4cm,寬約2cm。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復眼突出,頸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內卷曲,脊背兩旁具有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性狀。
常見偽品摻偽品:
蟬蛻體較輕,有的經營者為了增加其重量將蟬蛻放人泥水中,使泥水流入體內,水分蒸發后,泥沙沉入體內,直接影響藥材質量,在購買時應加注意。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7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