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中藥名。為葫蘆科屬植物栝樓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和雙邊栝樓 T.rosthornii Harms 的成熟果實。具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痰熱咳喘,胸痹、結(jié)胸,肺癰,腸癰,乳癰,腸燥便秘。
中文名稱
瓜蔞拉丁文名
Trichosanthis Fructus別名
樂清、老鴉瓜性味歸經(jīng)
味甘、微苦,性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醫(yī)保類型
醫(yī)保(瓜蔞)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
主治主治痰熱咳喘,胸痹、結(jié)胸,肺癰,腸癰,乳癰,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2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中藥配伍禁忌:惡干姜、牛膝,反烏頭。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xué)成分化學(xué)成分:本品合三萜皂苷,有機(jī)酸及鹽類、樹脂、糖類和色素。種子含脂肪油,皂苷等。瓜蔞皮含多種氨基酸及生物堿等。
藥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瓜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及流感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2、對呼吸系統(tǒng)作用:所含皂苷及皮中總氨基酸有祛痰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瓜蔞注射液對豚鼠離體心臟有擴(kuò)冠作用;對垂體后葉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hù)作用;并有降血脂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名醫(yī)別錄》:主胸痹,悅澤人面。
2、《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jié),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
3、《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寒痰、濕痰、氣虛所結(jié)之痰,飲食積聚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痰熱咳喘:本品甘寒而潤,善清肺熱,潤肺燥而化熱痰、燥痰。用治痰熱阻肺,咳嗽痰黃,質(zhì)稠難咯,胸膈痞滿者,可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如清氣化痰丸(《醫(yī)方考》)。若治燥熱傷肺,干咳無痰或痰少質(zhì)粘,咯吐不利者,則配川貝母、天花粉、桔梗等。
2、胸痹、結(jié)胸:本品能利氣開郁,導(dǎo)痰濁下行而奏寬胸散結(jié)之效。治痰氣互結(jié),胸陽不通之胸痹疼痛,不得臥者,常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樓薤白白酒湯、栝樓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治痰熱結(jié)胸,胸膈痞滿,按之則痛者,則配黃連、半夏,如小陷胸湯(《傷寒論》)。
3、肺癰,腸癰,乳癰:本品能清熱散結(jié)消腫,常配清熱解毒藥以治癰證,如治肺癰咳吐膿血,配魚腥草、蘆根等;治腸癰,可配敗醬草、紅藤等,治乳癰初起,紅腫熱痛,配當(dāng)歸、乳香、沒藥,如神效瓜蔞散(《婦人大全良方》)。
相關(guān)配伍1、瓜蔞配黃芩:瓜蔞甘寒而潤,善于清肺熱、潤肺燥而化熱痰、燥痰;黃芩苦寒降泄,善清泄肺火及上焦實熱。兩藥伍用,能增強清肺化痰之功。適用于肺熱壅盛,咳嗽痰黃之證。
2、瓜蔞配薤白:瓜蔞能利氣開郁,導(dǎo)痰濁下行而奏寬胸散結(jié)之效;薤白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jié)。兩藥伍用,共奏化痰通陽散結(jié)之功。適用于寒痰閉阻,胸陽不振所致胸痹證。
3、瓜蔞配黃連:瓜蔞能利氣開郁,導(dǎo)痰濁下行而奏寬胸散結(jié)之效;黃連苦寒泄降,善清心胃之火。兩藥伍用,有清熱化痰、消痞散結(jié)之效。適用于痰熱結(jié)胸,胸膈痞滿,按之則痛。
4、瓜蔞配枳實:瓜蔞甘寒滑潤,既能上清肺胃之熱、滌痰導(dǎo)滯,又能寬中下氣、開胸散結(jié);枳實苦溫降氣,長于破滯氣、行痰濕、消積滯、除痞塞。兩藥伍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jìn),互制其短,而展其長,共奏破氣消積,寬胸散結(jié),潤燥通便之功。適用于心下痞滿、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利、便秘等。
鑒別用藥1、瓜蔞皮、瓜蔞仁與全瓜蔞:三者同出一源,一般多皮、殼分開入藥。其中瓜蔞皮為瓜蔞外皮,長于清熱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為瓜蔞種仁,偏于潤燥化痰,潤腸通便;全瓜蔞包括皮、仁及瓤,兼具皮、仁之功,既清熱化痰,利氣寬胸,又潤腸通便,散結(jié)消腫。
2、白芥子與瓜蔞:二者均能利氣寬胸化痰,皆可治痰濁阻肺所致氣機(jī)不利、胸痛痞滿之證。然瓜蔞性寒而潤,長于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潤腸通便,善治痰熱互結(jié)引起的咳嗽痰黃、胸膈痞滿及胸痹等;白芥孑辛溫燥烈,以溫肺化痰、利氣散結(jié)見長,適宜于寒痰壅滯之胸脅痞滿、咳嗽氣喘。此外,二者又能治瘡疽,但瓜蔞性寒,主治陽瘡癰腫、內(nèi)癰等;白芥子性溫,善祛皮里膜外之痰,善治陰疽胂痛等。
3、浙貝母與瓜蔞:二者均能清熱化痰、散結(jié),可用治痰熱咳喘,癰瘡腫毒。然瓜蔞長于清肺化痰,主要用于肺熱咳喘,又能寬胸散結(jié),滑腸通便,可治胸痹結(jié)胸,腸燥便秘等。浙貝母功專清熱化痰,應(yīng)用范圍較廣,風(fēng)熱咳嗽、痰熱咳喘、燥熱咳嗽及虛勞咳嗽均可。
相關(guān)藥品咳喘靜糖漿、解心痛片、雙虎清肝顆粒、延枳丹膠囊。
相關(guān)方劑瓜蔞湯(《圣濟(jì)總錄》)、瓜蔞薤白白酒湯(《金匱要略》)、小陷胸湯(《傷寒論》)、加減瓜蔞散(《外科大成》)、托里散(《景岳全書》)。
藥膳食療瓜蔞大腹皮燉豬肚:
1、功效:寬胸散結(jié)、利水疏肝。肝硬化,兼糖尿病患者適宜食用。
2、原材料:瓜蔞20g,大腹皮25g,豬肚1個,姜、蔥、鹽各5g,大蒜10g。
3、做法:把大腹皮洗凈,瓜蔞洗凈。豬肚洗凈,放沸水焯透,撈起待用。姜切片、蔥切段,大蒜去皮切段。把豬肚放燉鍋內(nèi),大腹皮、瓜蔞放在豬肚內(nèi),加水1500ml,放入鹽、姜、蔥。把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小時即成。
4、用法:每日1次,每次吃豬肚50g,隨意喝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按成熟情況,成熟一批采摘一批。采時,用剪刀在距果實15cm處,連莖剪下,懸掛通風(fēng)干燥和晾干,即成全瓜蔞。
炮制方法1、瓜蔞: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果柄,洗凈,壓扁,切絲或塊,干燥。
2、蜜瓜蔞: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淋入凈栝樓絲或塊中拌勻,悶潤,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栝樓絲或塊100kg,用煉蜜15kg。
保存方法
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黃棕色至棕褐色。石細(xì)胞數(shù)較多你,數(shù)個成群或單個散在,黃綠色或淡黃色呈類方形,圓多角形,紋孔細(xì)密。皮表皮細(xì)表面觀類方形或類多角形,垂周壁厚不一。種皮表皮細(xì)表面觀類多角形或規(guī)則形,平周壁具稍彎曲或平直的角質(zhì)條紋。厚壁細(xì)胞較大,單個散在,棕色形狀多樣。螺紋導(dǎo)管、紋導(dǎo)管。
2、取本品粉末2g甲醇20mU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4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千殘渣甲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瓜蔞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液各知1分別點于同膠G薄層板,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2:1:0.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10%硫酸乙醇液,在105°C至點顯色清晰。別置日光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的位置上,顯相_色的點或光點。
藥材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或?qū)挋E圓形,長7-15cm ,直徑6-10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的果梗。質(zhì)脆易破開,內(nèi)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luò),果瓤橙黃色 黏稠,與數(shù)種子粘成團(tuán)。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飲片性狀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絲或塊狀。外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內(nèi)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luò),果瓤橙黃色,與多數(shù)種子粘結(jié)成團(tuán)。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8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