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形草,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雙蝴蝶Tripterospermumchinense(Migo)H.Smith的幼嫩全草。具有清肺止咳,涼血止血,利尿解毒之功效。用于肺熱咳嗽,肺癆咯血,肺癰,腎炎,乳癰,瘡癰疔腫,創(chuàng)傷出血,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肺形草別名
穿藤金蘭花、蝴蝶草、金絲蝴蝶、玉蝴蝶、花蝴蝶、石板青、鐵板青、四腳喜、山蝴蝶、金交杯、銅交杯、胡地蓮、烏烏蓋月、甜甘草、喇叭藤、天青地紅、甜痧藥、纏竹青、白鹿含、雞腸風(fēng)。性味歸經(jīng)
辛、甘、苦,寒。入肺、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止咳,涼血止血,利尿解毒。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肺癆咯血,肺癰,腎炎,乳癰,瘡癰疔腫,創(chuàng)傷出血,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相關(guān)論述1、《植物名實(shí)圖考》:“搗敷諸毒。”
2、《藥用植物圖說(shuō)》:“治咯血。”
3、《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止咳止血。主治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咯血,肺炎,肺膿瘍,腎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外用治疔瘡癤腫,乳腺炎,外傷出血。”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慢性氣管炎:肺形草、一枝黃花各15g,牡荊子、白英各9g,甘草6g,枇杷葉3張。水煎服。
2、治肺結(jié)核咯血:肺形草、白茅根各30g,桑白皮、地骨皮各9g。水煎服。
3、治肺膿瘍:肺形草12g,薤白、海金沙藤各6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半月。(1-3方出自《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4、治創(chuàng)傷出血:鮮肺形草適量,搗爛外敷;或曬干研粉敷患處,加壓包扎。(《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切段,干燥,篩去灰屑。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
全草多折褶皺縮,通常具葉4片,有時(shí)脫落而僅有2片。完整的經(jīng)水浸后展開(kāi),葉2大2小,十字形對(duì)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zhǎng)3-7.5cm,寬1.5-3.5cm,上面綠色,有斑塊,主脈3條,2條靠近邊緣,下面紫綠色。基部具短根,棕褐色。氣微,味微苦。
2、飲片性狀
為根、莖、葉、花混合的段片狀。根纖細(xì),表面黃棕色或黃褐色。葉皺縮或破碎,上表面灰綠色或綠褐色,間有綠褐色網(wǎng)脈,下表面有紫紅色。花黃棕色,花萼管狀5裂,花冠頂端5裂。氣微,味微苦。
我愛(ài)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yè)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3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