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干,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guajavaLinn.的干燥幼果。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收斂止瀉,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瀉痢無度,崩漏。
中文名稱
番石榴干性味歸經
味澀,性平。歸大腸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斂止瀉,止血。主治 瀉痢無度,崩漏。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燒灰,開水送下。注意事項 內火大、肝熱、便秘者不宜多吃。相關論述1、《嶺南采藥志》:“收斂,止吐瀉無度。治崩漏。”
2、《廣西中藥志》:“止痢疾。”
3、《全國中草藥匯編》:“收斂止瀉,消炎止血。主治急、慢性腸炎,痢疾,小兒消化不良。”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婦女崩漏。相關配伍1、治婦人崩漏:番石榴燒灰,每服9g。以開水送服。(《嶺南采藥志》)
2、解巴豆毒:番石榴干、土炒白術、石榴皮各9g。清水1碗半,煎至1碗飲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幼果,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的未成熟幼果,呈圓球形,卵形或梨形不等,橫徑2-3cm,鮮時青綠色,干者黑褐色;表面稍粗糙堅硬,先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殘存花柱。果肉堅硬,淺棕色,5室,有多數種子密集鑲嵌于內;種子灰褐色,大如綠豆,呈不規則之扁圓形或三角形。味微酸而澀,氣微香。以飽滿、堅實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4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