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根,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guajavaLinn.的根或根皮。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收斂止瀉,止痛斂瘡之功效。常用于瀉痢,脘腹疼痛,脫肛,牙痛,糖尿病,瘡瘍,蛇咬傷。
中文名稱
番石榴根別名
那拔根性味歸經
味澀、微苦,性平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斂止瀉,止痛斂瘡。主治 瀉痢,脘腹疼痛,脫肛,牙痛,糖尿病,瘡瘍,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爛敷。藥理作用1、抗生育作用。
2、毒性:較大劑量使用對肝有損害。
相關論述1、《嶺南采藥錄》:“取其向東之根,刮取其皮,以白醋煎而含之,止牙痛;小兒患瘡癤,和雞毛煎水洗之。”
2、《增訂嶺南采藥錄》:“主收斂。治痢疾及洗潰瘍、創傷。”
3、《嶺南草藥志》:“治臁瘡久不愈合。”
4、《四川常用中草藥》:“外用治蛇咬傷。”
5、《臺灣藥用植物志》:“止胃病腹痛。”“治糖尿病,倒陽。”“以根煎服,治脫腸,亦治腹瀉及赤痢。”“根皮煎服為制欲劑。”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糖尿病:那拔根16g,黑狗鞭燉服。(《臺灣藥用植物志》)
2、臁瘡久不愈合:番石榴根、生姜、冰糖(各適量),搗爛貼患處。(《嶺南采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全年可采,或剝取根皮,洗凈,切片或切段,曬干,或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4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