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葉,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guajavaLinn.的葉。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燥濕健脾,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瀉痢腹痛,食積腹脹,齒齦腫痛,風濕痹痛,濕疹臁瘡,疔瘡腫毒,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蟲咬傷。
中文名稱
番石榴葉別名
雞矢茶、番桃葉、麻里桿、嗎桂香拉、那拔葉、那拔心、拔仔心、番石榴心。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平。歸大腸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燥濕健脾,清熱解毒。主治 瀉痢腹痛,食積腹脹,齒齦腫痛,風濕痹痛,濕疹臁瘡,疔瘡腫毒,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蟲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鮮品可用至24-30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或含漱;或研末撒。注意事項 ~大便秘結,瀉痢積滯未清者慎服。~《廣西中藥志》:“熱盛泄瀉者忌用?!眫藥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
2、抗菌作用。
3、防癌作用。
相關論述1、《增訂嶺南采藥錄》:“治風濕,解熱?!?/p>
2、《廣西中藥志》:“健脾澀腸。治痢疾,腹瀉?!?/p>
3、《嶺南采藥志》:“止吐瀉無度。治急慢性腸炎,,外感食滯,房室感冒及撞紅,毒蛇咬傷,蠟燭疳?!?/p>
4、《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手冊》:“消食。治消化不良?!?/p>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皮膚濕疹,瘙癢,熱痱?!?/p>
6、《廣西本草選編》:“治牙痛,牙齦膿腫,小兒盜汗?!?/p>
7、《全國中草藥匯編》:“收斂止瀉,消炎止血。主治急、慢性腸炎,痢疾,小兒消化不良。外用治跌打扭傷,外傷出血,臁瘡久不愈合。”
8、《臺灣藥用植物志》:“和白糖煎服,能治暑熱。新芽煎汁,含漱治口腔炎、創痕、腫毒。”“治鼠咬傷。”“主治糖尿病?!薄胺蟀b疔?!薄爸伟讕?。”
9、《福建藥物志》:“消腫解毒。治凍瘡?!?/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毒蛇咬傷:番石搗葉適量,擂爛以滾水沖服。(《嶺南采藥志》)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矩圓狀橢圓形至卵圓形,多皺縮卷曲或破碎,長5-12cm,寬3-5cm,先端圓或短尖,基部鈍至圓形,邊緣全緣,上表面淡棕褐色,無毛,下表面灰棕色,密被短柔毛,主脈和側脈均隆起,側脈在近葉緣處連成邊脈。葉柄長3-6mm。革質而脆,易折斷。嫩莖扁四棱形,密被短柔毛。氣清香,味澀、微甘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4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