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竹子皮,中藥名。為藤黃科植物木竹子(GarciniamultifloraChamp.exBenth.)和嶺南山竹子(GarciniamultifloraChamp.)的樹皮。分布廣西、廣東、海南等地。味苦酸,性涼。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功效。治療消化性潰瘍,腸炎,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潰瘍,濕疹,燙傷等病癥。
中文名稱
木竹子皮別名
山竹樹皮性味歸經
味苦酸,性涼。歸肝、胃經毒性
微毒(《廣西中草藥》)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收斂生肌。主治 治療消化性潰瘍,腸炎,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潰瘍,濕疹,燙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患處。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相關論述1.《廣西中草藥》:“消炎止痛,收斂生肌。主治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牙周炎、癰瘡潰爛。”
2.《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腸炎,小兒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病輕度出血。外用治下肢潰瘍。”
3.《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服,治哮喘(瑤族)。”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胃腸炎:山竹樹皮6克,古山龍18克,黃荊葉3克。水煮2次,濃縮至30ml,分2次服。
2.治燒傷:山竹樹皮粉,加花生油(熬沸)適量,調成糊狀,涂于傷面,每日1~2次。
3.治麻風足底潰瘍:山竹樹皮粉,撒在經外科處理后的潰瘍面上,用紗布包扎,每日換藥1次。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砍伐莖干,剝取內皮,切碎,曬干或研成粉。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