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魚,中藥名。為鯉科動物金線魚Sinocyclocheilusgrahamigrahami(Regan)的肉。分布于云南東部的各湖泊之中,尤為昆明湖、陽宗海為多。具有滋陰調(diào)元,益腎填精的功效。主治虛勞羸弱,腎虛滑精。
中文名稱
金線魚別名
洞魚、波羅魚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平。入腎經(jīng)毒性
無毒《滇南本草圖說》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y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調(diào)元,益腎填精。主治 虛勞羸弱,腎虛滑精。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100-250g。相關(guān)論述《滇南本草》:“味甘甜、美。”
《滇南本草圖說》:“性平、溫。無毒”
《滇南本草》:“滋陰調(diào)元,暖腎添精。”
《滇南本草圖說》:“主治潤五臟,養(yǎng)六腑,通津液于上竅。治胃中之冷痰。”
《中國藥用動物志》:“主治虛勞損傷、腎虛精滑”
臨床應(yīng)用
附注 尚有同屬動物陽宗金線魚SinocyclocheilusgrahamiyangzongensisTsiietChen分布于陽宗海;扶仙金線魚S.grahamitingiFang分布于撫仙湖,在當?shù)赝鹘鹁€魚用。以上兩亞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5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