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木干,中藥名。為??浦参锇坠鹉続rtocarpushypargyreusHance.和桂木ArtocarpusnitidusTrec.subsp.lingnanensis(Merr.)Jarr.的果實。白桂木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桂木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具有生津止血,健胃化痰之功效。用于熱渴,咳血,吐血,衄血,食欲不振。
中文名稱
桂木干別名
狗果、夏暑果性味歸經(jīng)
味甘、酸,性平。歸肺、胃、肝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生津止血,健胃化痰。主治 用于熱渴,咳血,吐血,衄血,食欲不振。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相關(guān)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肺結(jié)核咯血,支氣管炎?!?h2>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摘取成熟果實,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
(1)白桂木,肉質(zhì)聚花果呈類球形,外表面灰綠色至茶褐色,常被銹色絨毛。已切成片塊者直徑約1.5cm,邊緣皺縮不平,切面肉質(zhì)肥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內(nèi)有眾多細小瘦果,瘦果心形或卵形,黃色,藏于肉質(zhì)體內(nèi)。氣微,味酸、微甜。
(2)桂木與白桂木粗似,主要區(qū)別:聚花果較大,直徑2-4cm,厚約5cm。
2、飲片性狀
本品呈類圓形厚片,表面淺棕色至棕褐色,果肉部多為花被形成的肥厚肉質(zhì)體;肉質(zhì)體內(nèi)埋有多數(shù)細小瘦果,心形或卵形,黃色。周邊灰綠色至茶褐色,皺縮。氣微,味酸、稍甜。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6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