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子,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的果實。南天竹子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斂肺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久咳,氣喘,百日咳。
中文名稱
南天竹子別名
紅杷子、天燭子、天竺子、紅枸子、南竹子、鉆只黃性味歸經
味酸、甘,性平。歸肺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斂肺止咳,平喘。主治 用于久咳,氣喘,百日咳。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注意事項 外感咳嗽初起慎服。本品有毒,過量服用,能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產生痙攣。嚴重時,可導致呼吸中樞麻痹,心力衰竭而死亡。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使冠脈流量增加;
2、對平滑肌的作用:興奮作用;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麻痹作用。
相關論述1、《福建民間草藥》:“苦、酸、澀,無毒。”
2、《廣西中藥志》:“味酸、甘,性平,有毒。”
3、《福建藥物志》:“酸、平,有小毒。”
4、《夢溪筆談》“南燭草木,記傳、《本草》所說多端,今少有識者。為其作青精飯,色黑,乃誤用烏桕為之,全非也。此木類也,又似草類,故謂之南燭草木,今人謂之南夭燭者是也。南人多植于庭檻之間,莖如蒴藋,有節,高三四尺,廬山有盈丈者。葉微似楝而小,至秋則實赤如丹。南方至多。”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小兒天哮:經霜天燭子、蠟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俱預收,水煎服。(《串雅內編》三奇頂)
2、治百日咳:南天竹子9-15g,酌加冰糖、開水,燉1h,飯后服,日服2次。(《福建民間草藥》)
3、治三陰瘧:南天竹隔年陳子,蒸熟。每歲一粒,每早晨白湯下。(《文堂集驗方》)
4、治肝氣痛極黃:天竺子泡湯飲之。(《?溪單方選》)
5、治下疳久而潰爛,名蠟燭疳:紅杷子燒存性一錢,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調搽。(王玷桂《不藥良方》)
6、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兩,擂水服之。如無鮮者,即用干子一二兩煎湯服亦可。(《綱目拾遺》)
7、治八角虱:紅杷子同水銀搗爛擦之。亦可浸酒,去風痹。(《綱目拾遺》)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或至次年春季采收,剪取果枝,摘取果實,曬干。置干燥處,防蛀。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梗、葉,篩去灰屑。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蛀。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漿果球形,直徑6-9mm。表面黃紅色、暗紅色或紅紫色,平滑,微具光澤,有的局部下陷,先端具突起的宿存柱基,基部具果柄或其斷痕。果皮質松脆,易破碎,種子兩粒,略呈半球形,內面下凹,類白色至黃棕色。氣無,味微澀。以粒圓、色紅、光滑、種子色白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6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