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蘭,中藥名。為蘭科植物花葉開唇蘭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ChrysobaphusroxkburghiiWall.]和金線蘭AnoectochilusformosanusHayata的全草。花葉開唇蘭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金線蘭分布于福建、臺灣等地。具有清熱涼血,除濕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肺結核咯血,尿血,小兒驚風,破傷風,腎炎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金線蘭別名
金絲線、金耳環、鳥人參、金線虎頭蕉、金線入骨消、金線蓮、金錢草、金線石松、金石蠶、少年紅、小葉金耳環、麻葉菜。性味歸經
味甘,性涼。入肺、肝、腎、膀胱四經毒性
小毒《浙江藥用植物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除濕解毒。主治 肺熱咳嗽,肺結核咯血,尿血,小兒驚風,破傷風,腎炎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藥理作用藥理研究顯示有保肝、抗炎,鎮痛和鎮靜等作用。
現代臨床用于治療肺結核咯血,糖尿病,支氣管擴張咯血,風濕病,類風濕病和泌尿道結石等。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甘、平。”
《浙江藥用植物志》:“淡,微溫,有小毒。”
《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涼血,除濕解毒。主治肺結核咯血,糖尿病,腎炎,膀胱炎,重癥肌無力,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毒蛇咬傷。”
《浙江藥用植物志》:“祛風濕,舒筋絡。”
《福建藥物志》:“主治咳血,支氣管炎,結核性腦膜炎,乳糜尿,血尿,泌尿道結石,小兒急驚風,小兒破傷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金線蘭30g,同豬肉(切勿帶骨)120g燉熟,沖入黃酒適量。每日服1-2次。分2d服完。(《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小兒急驚風:金線蓮3-9g,八角蓮3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根莖較細,節明顯,棕褐色。葉上面黑紫色,有金黃色網狀脈,下面暗紅色,主脈3-7條。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6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