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燕,中藥名。為燕科動物金腰燕HirundodauricaLinnaeus的巢泥。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之功效。常用于風疹,濕瘡,丹毒,白禿,口瘡,小兒驚風。
中文名稱
金腰燕別名
胡燕窠內土、燕窠泥、燕窩泥、燕子泥性味歸經
味咸,性寒。歸心、腎經毒性
無毒《本草拾遺》藥材分類
植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y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主治用于風疹,濕瘡,丹毒,白禿,口瘡,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浴。內服:9-15g,泡開水。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本草拾遺》:“無毒。”
《四川藥物志》1960年版:“性寒,味腥、咸。”
《彝醫(yī)動物藥》:“性涼,可入心、腎二經。”
《本草拾遺》:“主風瘙癮疹。”
《綱目》:“治口吻、白禿諸瘡。”
《本草蒙筌》:“作湯可浴小兒,悉逐驚癇,盡除瘡疥。”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傷寒狂熱和寒火結胸。”
《中國動物藥》:“清熱解毒。治濕疹,惡瘡,丹毒。”
《彝醫(yī)動物藥》:“降火消腫,祛風定驚,止癢之痛。主治冷寒身痛,熱毒瘡腫,脖子腫痛,小兒驚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瘙癮疹:胡燕窠土、水和敷之。(《千金要方》)
2.治黃水肥瘡:燕窠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敷之。(《普濟方》)
3.治白禿頭瘡:年久屋下燕窠泥、蠮螉窠,研末,剃(發(fā))后麻油調搽。(《圣濟總錄》)
4.治小兒丹毒:向陽燕窠土,為末,雞子白和敷。(《衛(wèi)生簡易方》)
5.治口角爛瘡:燕窠泥敷之。(《救急方》)
6.治一切瘡毒:燕窩泥30g,黃柏末30g。香油調涂。(《東北動物藥》)
7.治小兒急驚風,高燒:燕窩泥配鮮青蒿各60-90g,搗絨調雞蛋清敷胸部,干后取下再調敷。(《彝醫(yī)動物藥》)
8.治脖子腫痛(腮腺炎):燕窩泥配蒲公英,搗絨敷患處。(《彝醫(yī)動物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在燕窩中括取,曬干,研末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泥塊,表面有分布均勻的圓形突起,多為黑褐色。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6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