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中藥名。為小檗科南天竹屬植物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的根、莖及果。南天竹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根、莖具有清熱除濕,通經活絡;,果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根、莖常用于感冒發熱,眼結膜炎,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果常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中文名稱
南天竹別名
白天竹、天竹子、天竹、南天燭、山黃芩、鉆石黃性味歸經
根莖:味苦,性寒;、平果:味苦,性平毒性
果小毒(《全國中草藥匯編》)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根莖:清熱除濕,通經活絡,;果:止咳平喘。主治 根莖用于感冒發熱,眼結膜炎,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果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用法用量 根、莖9-30克;果9克。藥理作用 抑制心臟,直接麻痹橫紋肌,興奮腸及子宮等作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2、治胃痛:南天竹根或莖、巖豇豆(吊石苣苔)各10g,夏枯草8g,矮地茶(紫金牛)5g,水煎服。(苗族)
3、治胃痛:南天竹根或莖、牛皮消各適量,水煎服。(布依族)
4、治咳嗽:南天竹果實3-9g,水煎服。(水族)(《1-4方出自《貴州民族常用天然藥物》》
附注 該物種在貴州分布較廣,產量及蘊藏量較大,可大量開發利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莖全年可采,切片曬干。秋冬摘果,曬干。栽培品于栽后2-3年可以采果;3-4年后挖根。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6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