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獐牙菜,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貴州獐牙菜SwertiakouitchensisFranch.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湖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用于小兒發熱,口苦潮熱,濕熱黃疸,咽喉腫痛,消化不良,胃炎,口瘡,牙痛,火眼,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貴州獐牙菜別名
四棱草、龍膽草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用于小兒發熱,口苦潮熱,濕熱黃疸,咽喉腫痛,消化不良,胃炎,口瘡,牙痛,火眼,毒蛇咬傷。主治 用于小兒發熱,口苦潮熱,濕熱黃疸,咽喉腫痛,消化不良,胃炎,口瘡,牙痛,火眼,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爛外敷。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治小兒高燒,口苦潮熱,濕熱黃疸,咽喉腫痛及蛇咬傷等。”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感冒,咽喉炎,齲齒牙痛和小兒感冒發熱。相關配伍1、治小兒高熱:貴州獐牙菜、荊芥各6-10g,薄荷水送服。
2、治感冒:貴州獐牙菜,魚鰍串各15g,水煎服。
3、治濕熱黃疸:獐牙菜,黑及草各12g,水煎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7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