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草根,中藥名。為蓼科植物金線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和短毛金線草A.neofiliforme(Nakai)Hara的根莖。金線草分布于山西、陜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短毛金線草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具有涼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咯血,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痛經,脘腹疼痛,泄瀉,痢疾,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瘰疬,癰疽腫毒,燙火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金線草根別名
海根、鐵棱角三七、鐵箍散、毛藥、水線花根、蓼子七、土三七、鐵拳頭。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腎、脾、心經毒性
無毒《本草拾遺》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主治 用于咳嗽咯血,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痛經,脘腹疼痛,泄瀉,痢疾,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瘰疬,癰疽腫毒,燙火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亦可泡酒或燉肉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磨汁涂。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相關論述《本草拾遺》:“味苦,小溫。無毒。”
《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性寒,味苦?!?/p>
《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苦、澀?!?/p>
《湖北中草藥志》:“淡,平?!?/p>
《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苦、辛,涼。”
《本草拾遺》:“主霍亂中惡,心腹痛,喉痹,蠱毒,癰疽惡腫,赤白游胗,蛇咬犬毒。酒及水磨服,敷之亦佳?!?/p>
《花鏡》:“治湯火瘡?!?/p>
《四川中藥志》1962年:“散瘀行氣,消腫止痛。”
《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止血,解毒。治各種出血,解諸藥毒?!?/p>
《貴州民間藥物》:“除濕熱,止瀉痢。”
《全國中草藥匯編》:“涼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治吐血,肺結核咳血,子宮出血,淋巴結結核,胃痛,痢疾,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腰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初期肺癆咳血:金線草根30g。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2.治久咳:蓼子七30g,胡頹葉9g,水煎服。咳嗽咯血加苧麻根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3.治血熱崩漏:蓼子七30g,薺菜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4.洽月經不調及痛經:金線草根250g,切細和雞或豬蹄腳2只,加黃酒燉爛,去滓服食。每行經時服1次,約服2-3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5.治月經不調,經來腹脹,腹中有塊:金線草根30g,益母草90g。水煎,沖黃酒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6.治骨折:鮮金線草根適量,切碎,搗極爛,酌加甜酒或紅砂糖搗和,敷于患處,夾板固定。(江西《草藥手冊》)
7.治腰痛:鮮金線革根30-45g。水酒各半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8.治淋巴結核:鮮金線草根30-45g,玄參9-12g,芫花根3g。水煎,以雞蛋2個煮服。(江西《草藥手冊》)
9.治水瀉:水線花根30g,煎水服。每日3次。(《貴州民間藥物》)
10.治霍亂腹痛,蛇咬傷:金線草根,水酒磨汁內服,并外涂。(江西《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8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