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葉為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inn.)的葉。分布于我國東南部及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味苦,性寒。歸心、胃、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治療赤白痢疾,腸風(fēng),癰腫瘡毒等病癥。
中文名稱
木槿葉性味歸經(jīng)
苦、寒。心、胃、大腸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治療赤白痢疾,腸風(fēng),癰腫瘡毒。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克,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敷。禁忌 孕婦慎用。注意事項(xiàng) 孕婦慎用。相關(guān)論述1.《品匯精要》:主腸風(fēng),痢后熱渴。
2.《本草匯言》:能除諸熱。滑利能導(dǎo)積滯,善治赤白積痢,干澀不通,下墜欲解而不解,搗汁和生白酒溫飲。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 治疔瘡癤腫:木槿鮮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葉多皺縮,完整葉多菱狀卵圓形,長3-6cm,寬2-4cm,常具深淺不等的3裂,基部楔形,葉兩面均疏被星狀毛,葉柄長5-25mm,托葉條形。質(zhì)脆,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8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