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葉,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斑紋蘆薈Aloe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或庫拉索蘆薈AloeveraL.等的葉。斑紋蘆薈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庫拉索蘆薈原產非洲北部地區,目前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島廣泛栽培,我國亦有栽培。具有瀉火,解毒,化瘀,殺蟲之功效。常用于目赤,便秘,白濁,尿血,小兒驚癇,疳積,燒燙傷,婦女經閉,痔瘡,疥瘡,癰癤腫毒,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蘆薈葉別名
斑紋蘆薈、羅幃草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寒。歸肝、大腸經毒性
無毒《四川中藥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瀉火,解毒,化瘀,殺蟲。主治 目赤,便秘,白濁,尿血,小兒驚癇,疳積,燒燙傷,婦女經閉,痔瘡,疥瘡,癰癤腫毒,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涂。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者及孕婦禁服。藥理作用1、致瀉作用。
2、對皮膚的防護作用。
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瀉火通便,涼血消腫。主治扭傷,腳底深部膿腫炎癥期,輕度燒燙傷,甲溝炎,走馬牙疳,百日咳,風火赤眼,便秘。”詞條圖冊更多圖冊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肝火目赤,大便秘結:蘆薈鮮葉15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白濁:鮮蘆薈葉,擠汁6-7茶匙,加淡瓜子仁30枚。稍燉溫,飯前服,每日2次。(《福建民間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9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