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莢蒾,中藥名。為忍冬科莢蒾屬植物南方莢蒾ViburnumfordiaeHance的根、莖、葉。植物南方莢蒾,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及云南。具有疏風解表,活血散瘀,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淋巴結炎,瘡癤,濕疹。
中文名稱
南方莢蒾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涼。入肺、胃、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解表,活血散瘀,清熱解毒。主治 感冒,發熱,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淋巴結炎,瘡癤,濕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清熱,散瘀活血。主治感冒,發熱,月經不調,肥大性脊椎炎,風濕痹痛,跌打骨折,濕疹。”
2、《湖南藥物志》:“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外感風熱,(南方莢蒾)莖30g,紫蘇15g,虎杖根30g,水燈芯草15g,白牛膽15g,鐵馬鞭15g。煎水兌酒服。孕婦去鐵馬鞭。(《湖南藥物志》)
2、治小兒疳積,南方莢蒾莖或葉15-30g,芡實3-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濕疹,用(南方莢蒾)根、莖30-60g。水煎外洗。(《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風火牙痛,瘡癤腫毒,將(南方莢蒾)莖燃燒后,靠近鐵刀面。使冷凝成油液,涂患處。(《湖南藥物志》)
5、治淋巴腺炎,(絲蟲病引起)南方莢蒾、鮮滿山紅根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6、治過敏性皮炎、癤,鮮莢蒾葉適量,水煎,溫洗患處。(《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或切片曬干。莖葉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59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