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研究所)位于廣州市東風東路651號,始建于1964年3月,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腫瘤專科醫院,是廣州市醫保定點單位,是廣東省癌癥中心、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廣東省抗癌協會的依托單位,是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
醫院名稱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成立時間
1964年醫院類別
腫瘤醫院醫院等級
三甲醫保定點
是醫院院長
徐瑞華主管部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院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651號聯系電話
020-87343392醫院網址
http://www.sysucc.org.cn手機官網
http://www.sysucc.org.cn目錄
- 醫院概況
- 重點專科
- 專家團隊
- 就醫指南
- 預約咨詢
醫院概況
領導團隊姓名:?武少新
職務與職稱:?黨委書記、副教授。全面負責醫院黨務工作。
姓名:?徐瑞華
職務與職稱:?院長、中心主任、所長、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歷史發展醫院創建于1964年的華南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
1966年,華南腫瘤醫院更名為“中山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1985年,中山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更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1987年,中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1994年9月,在醫院領導萬德森、戎鐵華等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奮戰,中心以高分通過了衛生部組織的三級甲等醫院評審,成為廣東省首家“三甲”專科醫院。
2001年10月,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并,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更名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醫院環境 醫療設施醫院實際開設床位1488張,擁有日立7600/7080/008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E170/411/602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法國Vitek-32半自動微生物分析儀、美國Bactec9050血培養儀、美國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美國DIGENE公司DNA雜交捕獲儀、日本京都公司AX-4280全自動尿液分析儀、美國IRIS公司iQ200/iQ200-plus尿沉渣分析儀、Sysmex-XE5000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日本SysmexCA-7000和CS-5100纖溶/凝血分析儀等醫療設施。
研究成果一、2014年研究成果
1、由馬駿、趙充等人完成的《鼻咽癌個體化治療研究與應用》獲中華醫學獎一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進步獎一等獎。
2、由朱志華(第五完成人)、戎鐵華(第十二完成人)等人完成的《肺癌個體化微創根治相關技術的系統研究及臨床應用推廣》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四完成單位)。
二、2015年研究成果
1、由馬駿、趙充等人完成的《鼻咽癌診療關鍵策略研究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由黃巖(第四完成人)等人完成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開發研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完成單位)。
3、由徐瑞華、萬德森等人完成的《結直腸癌的個體化治療研究和應用》獲中華醫學獎一等獎。
學術著作一、醫院主辦英文學術期刊ChineseJournalofCancer(《癌癥》雜志),多次入選"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和"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二、主辦國內科普報紙《防癌報》。
臨床教學與研究機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中心、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
重點專科
科室設置醫院設有內科、神經外科、胃外科、鼻咽科、放療科、頭頸科、胸科、肝膽胰科、骨與軟組織科、結直腸科、泌尿科、乳腺科、黑色素瘤與肉瘤內科、血液腫瘤科、兒童腫瘤科、重癥醫學科等科室。
特色專科國家重點學科:腫瘤學。
醫療優勢一、優勢病種:淋巴瘤、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頭頸癌、睪丸癌、膀胱癌、喉癌、甲狀腺腫瘤、口腔腫瘤、涎腺腫瘤、鼻腔及副鼻竇腫瘤、鼻咽纖維血管瘤、頭頸部皮膚腫瘤及脈管瘤、眼腫瘤、肝癌、胃癌、胰腺癌、胃腸間質瘤、黑色素瘤、軟組織腫瘤、結直腸癌腫瘤、小腸腫瘤、腹膜后腫瘤、乳腺癌、巖斜區腫瘤、丘腦腫瘤、腦干腫瘤、脊髓腫瘤、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骨和軟組織肉瘤、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經外胚葉腫瘤、生殖系統腫瘤、郎罕氏組織細胞增生癥、視網膜母細胞瘤。
二、優勢技術:支撐喉鏡下CO2激光喉癌切除術、大面積缺損的修復重建手術、化學藥物注射法治療頭頸部脈管瘤、誘導化療靶向治療、同期放化療+手術+放療、鼻咽癌的挽救性手術治療、顱面聯合根治性手術、無水酒精瘤內注射、腹腔熱灌注化療、近端胃癌根治術后消化道重建(功能性空腸間置重建)、腹腔鏡脾門淋巴結清掃術等新技術、骨盆腫瘤和骶骨腫瘤的切除和重建、復雜顱底溝通腫瘤及前方側方入路椎管腫瘤切除手術。
專家團隊
姓名:?徐瑞華
職務與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長、所長、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生物與醫學學部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
診治范圍:?消化道腫瘤(腸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的治療及研究。
姓名:?李升平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胰腺癌專家、副院長。
診治范圍:?肝臟、膽道及胰腺腫瘤的外科手術、微創介入、生物治療及綜合治療。
姓名:?馬駿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鼻咽癌放療專家、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特種醫學組)、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分期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常委。
診治范圍:?頭頸部腫瘤、鼻咽癌綜合治療。
姓名:?王曦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乳腺科副主任、支部書記。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
診治范圍:?乳腺癌的手術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的研究。
姓名:?呂躍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血液腫瘤科主任。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評審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審專家。
診治范圍:?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及疑難和轉移性腫瘤和肉瘤的診斷治療。
姓名:?張力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內科主任、中大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診治范圍:?在肺癌和鼻咽癌等實體瘤的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多學科綜合治療以及晚期癌癥的姑息治療。
姓名:?林桐榆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內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南方腫瘤臨床協作組織主委。
診治范圍:?腫瘤的內科治療包括化療、內分泌治療和生物治療。
姓名:?王樹森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腫瘤內科乳腺病區主任。
診治范圍:?乳腺癌的化學治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
姓名:?張蘭軍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胸科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創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胸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華人腫瘤醫師協會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診治范圍:?胸部腫瘤外科的診斷治療及綜合治療。
姓名:?龍浩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胸科副主任。肺癌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委員。
診治范圍:?肺癌、食道癌、乳腺癌的綜合治療。
姓名:?周芳堅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泌尿科主任。廣東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常委。
診治范圍:?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腎上腺腫瘤和睪丸腫瘤臨床診治。腎部分切除術、前列腺癌根治術和根治性膀胱癌切除術(包括傳統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和小切口手術)。
姓名:?周志偉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胃外科主任廣東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醫學會胃腸外科學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診治范圍:?胃癌的診斷治療。腸造口康復治療。
姓名:?陳敏山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肝膽科主任。國際肝膽胰協會(IHPBA)會員、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外科委員。
診治范圍:?肝癌的多學科治療包括肝癌的手術切除、射頻消融、介入治療、化療和靶向治療。
姓名:?潘志忠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結直腸科主任。
診治范圍:?腹部腫瘤外科治療。
姓名:?萬德森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結直腸癌專家。
診治范圍:?大腸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姓名:?郭翔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鼻咽科主任。
診治范圍:?鼻咽癌及其他頭頸腫瘤診治。
姓名:?盧泰祥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鼻咽癌專家。
診治范圍:?鼻咽癌的放射治療和頭頸腫瘤的適形調強放射治療。
姓名:?劉繼紅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婦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家族遺傳性腫瘤協作組副主任委員、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診治范圍:?婦科腫瘤的診斷治療。
姓名:?孫曉非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兒童腫瘤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CSCO中國淋巴瘤聯盟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
診治范圍:?兒童青少年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腎母細胞瘤、骨和軟組織腫瘤、肝母細胞瘤、生殖細胞腫瘤、朗格罕組織細胞增生癥等各種兒童惡性腫瘤的化療。
姓名:?戎鐵華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食道癌及肺癌專家。廣東省醫學會理事會理事、廣東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診治范圍:?食管腫瘤、肺腫瘤的外科治療與研究。
就醫指南
掛號時間1、窗口掛號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7:30-下午17:30。周六上午8:00-12:00。
2、醫院官網掛號時間:全天24小時掛號。
3、自助機掛號時間:上午7:30-下午17:30。
4、醫院微信掛號時間:全天24小時掛號。
5、醫院電話掛號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7:30-下午17:30。周六上午8:00-12:00。
門診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六上午照常。
急診時間全天24小時應診。
乘車路線一、廣州火車站總站
1、公交路線:乘坐33路公交車,到先烈南路站下,走約150米即到。
2、地鐵路線:乘坐五號線,到區莊站下(E出入口出),走約700米即到。
二、廣州火車東站
1、公交路線:
乘坐209、185路公交車,在腫瘤醫院站2下即到。
乘坐283路公交車,在腫瘤醫院站1下,走約90米即到。
乘坐62路公交車,在先烈南路站1下,走約180米即到。
乘坐271路公交車,在區莊站下,走約700米即到。
乘坐15路夜車,在執信中學站下,走約280米即到。
2、地鐵路線:
到地鐵廣州東站總站G1出入口坐地鐵一號線,在地鐵楊箕站轉乘地鐵五號線,在地鐵區莊站下(E出入口)即到。
三、天河客車站
1、公交路線:
乘坐236、65路公交車,在先烈南路站1下即到。
乘坐54、高峰快線12公交車,在先烈南路站2下即到。
2、地鐵路線:乘坐地鐵3號線,在地鐵珠江新城站換乘5號線在區莊站E出口出即到。
四、流花車站
1、從流花車站走約190米,到廣州火車站總站坐33路,在先烈南路站下,走約150米即到。
2、從流花車站走約300米,到站南路站2坐518路公共汽車,在執信路站1下,走約130米即到。
五、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1、到機場快線A乘車區,坐空港快線1號線到機場快線中央酒店站,走到機場路總站轉乘185路公共汽車,到腫瘤醫院站2下即到。
2、到機場快線B乘車區,坐空港快線1號線,到機場快線民航售票處站下,往前走到廣州火車站總站,轉乘33路公共汽車到先烈南路站下即到。
就診指南一、醫院預約掛號、掛號均實行實名制,需提供患者身份證號、姓名、性別、手機號碼或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醫療卡》卡號。
二、掛專家、專科及名醫號時請向掛號員說明擬掛醫生的姓名,出診專家以當天醫院電腦顯示人員為準,每位患者每日最多可預約兩個不同科室的號,病理門診和放射治療部暫不對外預約。放療期間,憑放射治療部醫生簽名方可掛“放射治療部”號。
三、除首診病人外,預約并付費成功的病人,無需取號,請務必按照預約通知單的時間至少提前分鐘到醫院診室候診,否則需重新排隊。
四、首診或未支付成功的病人,預約后請于就診當日(上午09:30之前,下午15:00之前)到醫院東大樓二樓預約掛號中心憑患者身份證(戶口本)辦理醫療卡和取號。過時未取號者,預約作廢。
五、預約成功后如不能按時就診,請務必提前一個工作日通過網絡、現場人工或電話退號,掛號費將自動退還至醫療卡內。否則按違約處理,當月累計違約兩次,將無法再次預約(電話語音預約掛號原則上不能退號)。
六、掛號費可以在醫院醫療卡內直接扣取,也可以現金支付,預約不另外收費。
七、醫院自助掛號及預約掛號的掛號費用暫無法享受公醫、老人證、軍人證等優惠,但不影響在醫院的治療享受醫保、公醫、新農合等相關政策,如您需要享受掛號費用的優惠,請選擇現場排隊掛號方式掛號。
八、如遇醫師臨時停診,醫院將用短信方式及時通知已預約掛號的患者。因此請務必留下真實有效的手機號碼。
預約咨詢
一、網絡預約
廣州市統一預約掛號系統(12320):http://www.guahao.gov.cn/deplist.xhtml?HIS_CD=1030。
二、電話預約
醫院電話預約掛號系統:020-87343533。
三、微信預約:
醫院官方微信預約掛號:關注公眾號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進入公眾號預約掛號。
四、現場預約
1、掛號窗口掛號:醫院1號樓1樓掛號處。
2、現場人工預約:醫院東大樓(1號樓)二樓預約掛號中心排隊辦理;開放號源時間:每周日上午08:00。
3、自助服務機預約:在醫院自助服務機上點擊“預約掛號”自助辦理。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94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