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其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的應用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今天給大家談談中藥材大全帶圖片,以及中藥材大全圖片及名稱功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給各位分享中藥材大全帶圖片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藥材大全圖片及名稱功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有沒有誰知道圖中藥名稱,有幾個認不出
1、八角楓(白金條[側(cè)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散淤止痛。用于風濕關(guān)節(jié)通,跌打損傷,精神分裂癥。
2、圖1,羅星草,清熱解毒,散瘀接骨。圖2,樹參,治偏頭痛,風濕痹痛等病癥。圖3,山茶花,活血散瘀美容養(yǎng)顏,潤肺止咳。
3、第一張:”腎二味“,一般是醫(yī)生與藥房協(xié)定的,還有諸如”腎四味“之類,目的是防止拿方到外面藥店買藥,只有當事醫(yī)生和藥師知道。第二張:蜀漆。第三張:吳風草,主治咳嗽、咯血、便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乳腺炎。
4、車前子,玉米須,貴枝,黃芪,淮山靈芝,山茱萸甘草。杜仲。
5、-2 、艾葉 寸冬、土茯0 生薏米、夏古球 紋棗—紅棗的一種。實際藥效看,各種紅棗相差不大。銀花—即金銀花。澤寫—即澤瀉。牛子—即牛蒡子。蟲衣—即蟬蛻。1-2—醫(yī)院或診所、藥店內(nèi)部約定的代號,不愿為人所知。
6、獲苓12,桂枝10,羌活10,丹皮12,熟地15,白芍15,炒xx6,鹽柏6,黃茋15,元參12,地骨皮10,蒼術(shù)10,戶柴胡8,香附10,麥冬10,五味子8,牡蠣10,當歸12,生地12,甘草6,xx6。
圖中那一個個是什么中藥材?
蒼耳散(《濟生方》);蒼耳子6g,辛夷6g,白芷6g,薄荷5g(后下),生石膏30g(打碎先煎),黃芩6g,水煎服。復方蒼耳子湯:蒼耳子15g,辛夷9g,銀花9g,茜草6g,菊花9g,水煎,加少許蜜糖或砂糖送服。
從下圖來看,應該是中藥材豆蔻。雖然形狀與道地藥材略有區(qū)別,但還是比較容易鑒別出來的。西藏有沒有草豆蔻,不太清楚,但草豆蔻一般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等地,是一種具有辛溫散寒,芳香化濕作用的中藥。
應該是當歸。不過像前面那位所說,應該拿實物看才能確定,好幾種藥物的形態(tài)、色澤和這個差不多。
中藥材有南北之分 最重要的是要看 是不是原產(chǎn)地 比如寧夏黃芪 北黃芪 差別極大 作用不確定性也大 看這付藥應該是女士用的藥物 都是補氣 滋陰的藥物。
胡黃連。還有一種胡黃連,那才是常用的,你這個不是常用的那種。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口瘡;牙痛;頭痛;赤眼;風濕痹痛;哮喘;淋濁;療瘡腫毒;燙火傷;蛇咬傷;跌打損傷。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細柔毛。須根纖細。
有人認識圖片中的中草藥的名字和功效嗎?
1、大烏金草 中文學名中藥材大全帶圖片:土細辛中藥材大全帶圖片,別名:毛烏金、烏花草、土細辛、水細辛、大細辛、白三百棒。為馬兜鈴科植物長毛細辛的全草或根、根莖。根莖長可達50cm,斜升或橫走,地上莖長3-7cm。夏季采挖全草,除去泥土,置通風處陰干。
2、豆蔻的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1,豆蔻,辛溫芳香,醒脾化濕,行氣開胃,用于濕阻中焦,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癥,常與厚樸,蒼術(shù),桔皮等,化濕行氣之品配伍。2,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3、其主要生長在山區(qū)的石縫或土塊上,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疽瘡腫等病癥。
4、穿心蓮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等作用,可治療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泄瀉痢疾、毒蛇咬傷等。穿心蓮能夠清熱解毒,涼拌吃更能保持其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但穿心蓮性涼,體虛、容易腹瀉和體寒的人應少吃。
5、喜光,適宜弱酸性土壤。莖、葉經(jīng)蒸餾可提取留蘭香油,可入藥也可食用。全草(留蘭香):辛、甘,微溫。祛風散寒,止咳,消腫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脹,神經(jīng)性頭痛;外用于跌打腫痛,目赤紅痛,小兒瘡癤。
關(guān)于中藥材大全帶圖片和中藥材大全圖片及名稱功效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237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