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其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的應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今天給大家談談家常中藥方,以及中藥方劑大全配方一覽表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給各位分享家常中藥方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藥方劑大全配方一覽表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中藥養生湯食譜大全及做法
1、做法:雞腿肉切塊,洗一下,先用熱水燙過,連同上述12種材料一起放入鍋內開大火煮,湯汁滾后轉小火煮25分鐘即可。熄火起鍋,酌量加鹽,吃時可加點米酒。
2、紅棗山藥湯 材料:紅棗、山藥、桂圓肉、白砂糖 做法:將紅棗提前洗干凈,并且放入清水中泡軟,山藥去皮之后切小塊備用。
3、祛斑養胃-白鮮皮燉豬肉 這款湯可以有效潤膚化斑,養顏又養胃。取白鮮皮粉10克,豬肉半斤,食鹽、味精少許,醬油、料酒適量,蔥段、姜片5克,花椒、大料、桂皮各3克。
補氣血的中藥方劑配方有什么呢
1、歸脾湯:黃芪30克、白術30克、人參15克、當歸、龍眼肉、茯神、遠志、酸棗仁各30克、木香15克、甘草8克。 氣血雙補劑 八珍湯: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人參、白術、茯苓各10克、甘草5克。
2、補血湯的主要成分包括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桂枝、甘草等中藥材。補血湯適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乏力倦怠等癥狀,特別適合女性在月經期、孕期、產后及哺乳期補血。
3、山藥紫荊皮湯 材料: 山藥30克,紫荊皮9克,紅棗20克。做法:先將山藥、紫荊皮、紅棗洗凈,加水適量,一同煎湯。日服1劑,分3次服用。功效:具有健脾益血、補腎養陰的功效,適用于低熱的貧血患者。
4、白芍,熟地。中成藥具有補氣血的作用的有復方阿膠漿,益氣養血口服液,健脾生血顆粒,歸脾丸,貞芪顆粒等。食療上可以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蓮子,紅糖,枸杞,豬肝,瘦肉,菠菜,當歸生姜羊肉湯等。
5、方中以羊肉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益氣血,暖胞宮,以當歸、生地、干姜為輔佐,當歸、生地助羊肉養血調經,干姜助羊肉溫中暖下,合用而成溫補氣血之方。本品溫補氣血,故還可用于產后虛寒腹痛和虛弱羸弱。
6、氣血盈虧對人的健康,甚至容貌至關重要,氣血充沛,經脈暢通,五臟六腑才能得到充分滋養,那么下面來看看益氣補血的常見中醫方劑有哪些,如四物湯、歸脾湯、陽和湯、膠艾湯等。
端午節香包的中藥配方
(1)冰片、樟腦各3 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2)川芎、白芷各10克,蒼術20克,冰片3克;(3 )山柰、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
、端午香包里的香料有很多種,如雄黃朱砂熏草艾葉等,也有用中草藥做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端午節佩戴香囊有消毒驅蟲驅邪祛病的寓意,香包在端午節的主要作用是衛生保健農歷五月五又被。
端午香囊里面常見的香料有: 雄黃:天然的硫化物,有解毒殺蟲的作用。 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具有清心安神,解毒的功效。 蒼術:具有祛風散寒,健脾燥濕的作用。 山奈:具有溫中化濕,行氣止痛的作用。
端午香包的主要成分傳統香包的配料有雄黃、朱砂、熏草、艾葉等香料,也有用中草藥做配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
端午節香包香料配方:佩蘭2克、薄荷2克、廣藿香2克、甘草0.5克、陳皮1克、紫蘇2克。端午節香包的作用:⑴端午節戴香囊,可以祛邪祈福。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
香料裝袋封口 我們先把粉碎后的中藥香料裝入小的無紡布袋內,封口。然后在放入香囊包中,封口即可,一個純天然、安全健康、無化學添加且香氣怡人的中藥香囊便制作完成了。
安神補腦中藥方?
藥方:白術(3克)當歸(3克)白茯苓(3克)黃芪炒(3克)遠志(3克)龍眼肉(3克)酸棗仁炒 (3克)人參(6克)木香(5克)炙甘草(1克)【用法】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豬心棗仁湯:豬心棗仁湯為中醫藥膳名,其中豬心味甘,性平,具有養心安神、鎮驚的作用。
鮮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剝成瓣,洗凈,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將熟時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調味,如無鮮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與米同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
對頭暈、頭痛,心中煩悶,失眠健忘,不耐思考,記憶力減退有一定保健作用。3:安神補腦湯:黃精30克,玉竹30克,決明子9克,川芎3克,豬排骨500克,豬瘦肉100克。生姜、蒜末、料酒各適量。
關于家常中藥方和中藥方劑大全配方一覽表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238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