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柴胡,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習稱“南柴胡”。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功效。主治表證發熱,少陽證,肝郁氣滯,氣虛下陷,臟器脫垂,退熱截瘧。
中文名稱
狹葉柴胡拉丁文名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別名
南柴胡、紅柴胡、香柴胡、軟柴胡、軟苗柴胡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藥材分類
植物聲明
大葉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干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主治 主治表證發熱,少陽證,肝郁氣滯,氣虛下陷,臟器脫垂,退熱截瘧。用法用量 煎服,3-9g。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禁忌 柴胡其性升散,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注意事項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化學成分 狹葉柴胡根含柴胡皂苷a、c、d及揮發油、柴胡醇、春福壽草醇、α-菠菜甾醇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沙,干燥。炮制方法1、南柴胡: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醋南柴胡:取南柴胡片,照醋炙法(通則0213)炒干。
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飲片性狀:
1、南柴胡: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片。外表皮紅棕色或黑褐色。有時可見根頭處具細密環紋或有細毛狀枯葉纖維。切面黃白色,平坦。具敗油氣。
2、醋南柴胡:本品形如南柴胡片,微有醋香氣。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38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