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中藥名。為貓科動物家貓 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的頭或頭骨。具有消痰定喘,散結(jié)解毒的功效。主治痰喘,心腹疼痛,牙疳,瘰疬,癰疽,痔瘡。
中文名稱
貓頭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溫;歸肺、心經(jīng)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痰定喘,散結(jié)解毒。主治 痰喘,心腹疼痛,牙疳,瘰疬,癰疽,痔瘡。用法用量 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酒沖,每次6-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燒灰研末調(diào)敷。相關論述1、《綱目):“主治鬼掛蠱毒,心腹痛,殺蟲治疳,及痘瘡變黑,瘰疬鼠瘺,惡瘡。
2、《本草求原〉:“治喘,走馬牙疳,對口瘡,小兒陰瘡,鼠咬瘡不收口。”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瘰疬瘡毒,消腫殺蟲。”
4、《山東藥用動物):“治癰疽,痔疾,凍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心下鱉瘕:黑貓頭一枚。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出自〈綱目)引《壽域神方》)
2、治走馬牙疳:黑貓頭燒灰,酒服方寸匕。(出自〈綱目)引《壽域神方》)
3、治鼠痿:貓腦骨(炙黃)、葬草各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敷瘡,日兩度換之。(《圣惠方》)
4、治瘭疬:①貓頭骨一個(嬈灰),麝香一錢。為極細末。清油調(diào)敷。(《外科理例》)②貓頭骨一個,蝙蝠一個。二味俱撒黑豆上同燒,其骨化碎,為末干糝。(《醫(yī)學入門》貓蝙散)③貓頭骨一個(酥炙)蝙蝠一個(以朱砂三錢填入腹內(nèi),瓦上炙焦),南星、白礬各一兩。上為末,用黃蠟熔化和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臨臥米飲下。(《瘍科選粹》貓頭丸)
5、治瘡口久不收斂:貓頭骨、狗頭骨各等分。燒灰為末洗凈干檢。(《遵生八箋》)
6、收斂癰疽:貓頭一個,煅研。雞子十個煮熟,去白,以黃煎出油,入白蠟少許,調(diào)灰敷之,外以膏護住。(《綱目》引《醫(yī)方摘要》)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隨時殺貓取頭或頭骨,曬干。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38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