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中藥材名。本品為馬科動物馬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胃腸道中所生的結石。具有鎮驚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驚癇癲狂,吐血衄血,痰熱咳嗽,痘瘡。
中文名稱
馬寶別名
鲊荅、馬結石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涼;歸心、肝經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鎮驚化痰,清熱解毒。主治 驚癇癲狂,吐血衄血,痰熱咳嗽,痘瘡。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3-3g。注意事項 《飲片新參》:中寒痰濕者忌用。化學成分馬胃腸中的結石含磷酸鎂(magnesium phosphate),碳酸鈣(caleium carbonate),碳酸鎂(magnesium carbonate)等,磷酸銨鎂[Mg(NH4)PO4·6H2O],鎂磷石。
藥理作用1、解熱鎮靜作用:馬寶混懸液3g/kg灌胃給藥5日,有抑制小鼠自發活動作用和協同戊巴比妥鈉的作用馬寶混懸液3g/kg灌胃給藥5日,能對抗電刺激和士的寧所致的小鼠驚厥,降低驚厥率。馬寶混懸液0.84g/kg湘胃給藥,對兔耳緣靜脈注射傷寒、副傷寒二聯菌苗所致的發熱有較好的退熱作用。
2、祛痰作用:馬寶混懸液3g/kg灌胃給藥5日,有祛痰用。
相關論述1、《綱目》:治驚癇、毒瘡。
2、《飲片新參》:清肝腦,化熱痰,治痙癰,止吐衄。
3、《現代實用中藥》:對于神經性失眠、癔病、痙攣性咳嗽等癥有效。并能解毒,治痘瘡危癥。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小兒抽搐癲癇:馬寶6g,牛黃1.5g。共研細末。每次0.3g日服2次。2歲以下小兒酌減。
2、治肺結核:馬寶6g,百部6g,白及12g。共研細末。每次1.5-3g,日服3次。(1、2方出自《吉林中草藥》)
3、治噎膈:馬寶、狗寶、魚腦石各等分。研末,水沖服,每服3g。(《青島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1、殺馬后取出胃腸道結石。
2、在結石發病北較高地區,從馬排出的糞便中尋找結石。
3、在結石性疝痛的手術時尋找結石。取出的結石用清水洗凈,或瑞用開水煮沸數分鐘(開水煮后,容易干燥),晾干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球形、卵圓形或扁圓形,大小不一,表面灰色、青灰色或油棕色,光滑,略有光澤或附有雜亂的細草紋。質堅體重,斷面可見明顯的同心層紋,中心部位常有金屬或其他粒狀異物,無氣味或微有臊臭。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39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