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中藥名。為蠶蛾科動物家蠶蛾Bombyx mori L.的繭殼。具有止血,止渴,解毒療瘡的功效。主治腸風(fēng)便血,淋痛尿血,婦女血崩,消渴引飲,反胃吐食,癰疽膿成不潰,疳瘡。
中文名稱
蠶繭別名
蠶衣、繭黃、蠶繭殼、綿繭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溫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止渴,解毒療瘡。主治腸風(fēng)便血,淋痛尿血,婦女血崩,消渴引飲,反胃吐食,癰疽膿成不潰,疳瘡。
用法用量1、內(nèi)服:煎湯,3-10g;或研末。
2、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撒或調(diào)敷。
藥理作用蠶蛾的繭有擬膽堿作用。經(jīng)處理的蠶繭90%乙醉提取物對麻醉貓血壓、離體豚鼠回腸及家兔十二指腸均呈現(xiàn)膽堿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標(biāo)本上,對橫紋肌無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本草蒙筌》:“燒研酒調(diào),立使腫癰透孔。若煎湯液服之,殺蟲止血立效。”
2、《綱目》:“療諸疳瘡,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飲,止消渴、反胃,除蛔蟲。”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腸風(fēng),大小便血,淋瀝疼痛:繭黃、蠶蛻紙(并嬈存性)、晚蠶沙、白區(qū)蠶(并炒)各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用米飲送下,日三服。(《圣惠力》繭黃散)
2、治胎漏:蠶殼炒熟磨末。每服三四錢,加砂糖少許調(diào)服。
3、預(yù)防胎墜:用頭二蠶繭黃,陰陽瓦煅微焦,研細。每月用龍眼湯三錢。(2-3方出自《解溪單方選》)
4、治產(chǎn)時尿胞被傷,小便淋瀝:用二蠶繭燒存性為末。服月可愈。(《女科輯要》)
5、治消渴:煮蠶繭湯,每服一盞。(《朱氏集驗方》)
6、治反胃吐食:蠶繭十個。煮汁,烹雞子二枚食之,以無灰酒下,日二服。(《普濟方》)
7、治諸癰瘡及貼骨癰不破者:蛾口繭一個,燒灰,用酒調(diào)服即透。切不可以二三個繭燒服。(《瑞竹堂經(jīng)驗方》透膿散)
8、治小兒因痘瘡余毒,肢體節(jié)骱上有疳蝕瘡,膿水不絕:出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生白礬捶碎,實繭內(nèi),以炭火燒,礬汁干,取出為末。干貼疳瘡口內(nèi)。如作哿痛,更服活命飲。(《小兒痘疹方論》綿繭散)
9、治口腔糜爛:蠶繭燒灰。調(diào)蜂蜜抹內(nèi)患處。(《本草駢比》)
10、治女人生門翻出,流黃臭水作痛:取綿繭二三錢,燒灰存性,酒調(diào)以鴨毛搽上,其毒即收。(《壽世保元》)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月收集孵化出蠶蛾的繭殼,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煅蠶繭,形如蠶繭,表面黑色,略顯光澤,質(zhì)輕松易碎。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39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