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蟲,中藥名。為擬步行蟲科洋蟲屬動物洋蟲 Martianus dermestiodes( Chevrolat)的全蟲。具有溫中理氣,活血止痛,祛風除濕。主治心胃氣痛,腹脹吐瀉,跌打損傷,半身不遂,肢體痿痹,勞傷咳嗽,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中文名稱
洋蟲別名
九龍蟲性味歸經
性溫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理氣,活血止痛。主治 心胃氣痛,腹脹吐瀉,跌打損傷,半身不遂,肢體痿痹,勞傷咳嗽,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或入丸劑,3-9個。外用:搗敷。藥理作用1、抗凝血和活血作用:洋蟲乙醇提取物能顯著延長小鼠凝血時間,將洋蟲乙醇提取物再用石油醚萃取而得到的石油醚部分也顯著延長小鼠凝血時間。洋蟲全蟲的水提液能顯著降低大鼠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含量以及血細胞比容;對血沉、血沉方程K值、全血還原黏度、最大聚集率以及1min解聚率均無明顯影響。
2、清除亞硝酸鹽和阻斷亞硝胺合成作用:洋蟲對亞硝酸鈉具有清除作用,其量與清除率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體外阻斷二甲基亞硝胺合成實驗中,洋蟲量與阻斷率之間也存在相關關系,體內阻斷二甲基亞硝胺合成實驗中,洋蟲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顯著低于對照組。
3、延緩衰老作用:洋蟲明顯防止老齡鼠肝組織中丙二醛含量升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4、護肝作用:洋蟲乙醇提取液對乙醇性、CCl4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能拮抗乙醇、CCL4對肝臟組織的破壞作用,抑制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上升。
相關論述1、《藥性考》:“活吞數枚,止血,(治)勞怯。”
2、《綱目拾遺》:“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臟,健筋骨,去濕搜風,壯陽道,治怯弱。”
3、《常見藥用動物》:“有活血祛瘀,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能。治胃痛,哮喘,勞嗽,吐血等癥。”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五勞七傷:洋蟲七個,白茯苓三錢。搗爛。每日空心酒沖服,以復元為止。(出自《綱目拾遺》)
2、治勞嗽:洋蟲七個,牛骨髓三錢,核桃肉三錢。共搗為丸,每丸重三錢。每日五更含化一丸。(出自《綱目拾遺》)
3、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熱:洋蟲七個,川貝三分(研末),古墨(研濃)。陳酒沖服七次。(出自《綱目拾遺》)
4、治哮喘:洋蟲九個。研末,薄荷湯送。(出自《綱目拾遺》)
5、治心疼胃痛:洋蟲七個,木香為末。沖酒服。(出自《綱目拾遺》)
6、治傷食:洋蟲九個。姜湯送服。(出自《綱目拾遺》)
7、治臌脹:洋蟲二十四個。薄荷、陳皮湯送服。(出自《綱目拾遺》)
8、治嘔吐痰水:洋蟲七個。淡姜湯送服9、治痢疾洋蟲七個。白痢用紅糖,紅痢用白糖,用陳酒沖服。(出自《綱目拾遺》)
10、治水瀉不止:洋蟲七個。用豬苓、白術各一錢,陳酒煎沖服。(出自《綱目拾遺》)
11、治中風不語:洋蟲二十四個。薄荷、燈心湯送服。(出自《綱目拾遺》)
12、治風癱:洋蟲九個。木香湯送服。(出自《綱目拾遺》)
13、治急、慢驚風:洋蟲九個。薄荷、杏仁湯送服。(出自《綱目拾遺》)
14、治小便不通:洋蟲七個,燈心、車前各七根。陳酒沖服。(出自《綱目拾遺》)
15、治夢遺,白濁,血淋,白帶:洋蟲七個,芡實三錢(微炒,研末),白果五枚。上搗爛,用淫羊藿二錢,廣皮二錢,韭子三錢同煎,加酒沖服。(出自《綱目拾遺》)
16、治瘧后寒熱不調:洋蟲七個。未發之先,沖酒服三次。(出自《綱目拾遺》)
17、治無名腫毒:洋蟲十六個。五更陳酒送服。(出自《綱目拾遺》)
18、治刀斧傷:洋蟲適量。搗敷。(出自《綱目拾遺》)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10月捕捉。可用篩集法或甜食誘捕法。收集后用清水洗凈,熱水燙死,然后曬干或烘干;亦可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40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