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殼,中藥名。為鱟科東方崔屬動物中國鱟 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的甲殼。具有化痰止嗽,散瘀,解毒。主治咳嗽氣急,喉中痰鳴,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燙傷,丹毒。
中文名稱
鱟殼別名
鱟魚殼、鱟甲性味歸經
肺;肝經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嗽,散瘀,解毒。主治 咳嗽氣急,喉中痰鳴,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燙傷,丹毒。用法用量 內服:煅存性研末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敷。注意事項 血虛頭痛忌服。化學成分 中國鱟外殼含無機元素溴(Br)、鐵(Fe)、鋅(Zn)、銅(Cu)、鎳(Ni)、錳(Mn)、鉀(K)、鈣(Ca)、鈦(Ti)、氯(Cl)、硫(S)、硅(Si)、鋁(Al)、鎂(Mg)。相關論述1、《綱目》:治積年呷嗽。
2、《本草求原》:殼灰開油,搽子粒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咳嗽,喉中呀呷作聲,積年不瘥者:鱟魚殼半兩,豬牙皂莢一分(去黑皮,涂酥炙焦黃,去子),貝母一分(煨微黃),桔梗一分(去蘆頭)。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惡涎。(《圣惠方》)
2、治跌打損傷疼痛:陳鱟甲,燒灰泡酒服。
3、治創傷血出不止:鱟甲,煅存性為末敷傷口。
4、治湯火傷:鱟甲煅存性研末,調茶油敷患處。(2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殺后將殼洗凈,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形似瓢,由頭胸甲、腹甲及尾劍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0cm。外表面棕紅色一至灰棕色,較光滑,有光澤。內表面灰棕色。胸甲略呈馬蹄形,前緣圓;腹甲后部顯著窄,兩緣有6個在的側棘,雌的3對側棘短小。尾劍細長,堅硬。質堅脆,易折斷。氣微,味微咸。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40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