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銅屑,中藥名。為煅銅時打落的銅屑。具有接骨散瘀的功效。主治筋骨折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爛弦風眼。
中文名稱
赤銅屑別名
熱銅末、銅末、銅落、銅花、銅粉、銅砂、紅銅未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礦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接骨散瘀。主治 筋骨折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爛弦風眼。用法用量 內服:醋煎、淬酒或研細末酒沖,0.3-0.9g。外用:調涂;或煎水洗。注意事項 勿煉粉入藥服。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金屬銅,在空氣中受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作用,表面上常被覆著微量的碳酸銅、氧化銅等物質。相關論述1、《唐本草》:“赤銅屑以酢和如麥飯,袋盛,先刺腋下脈,去血封之,攻腋臭。又熬使極熱,投酒中,服五合,日三,主賊風反折。又燒赤銅五斤,內酒二斗中百遍,服同前,主賊風。”
2、《本草拾遺》:“主折傷,能焊人骨,取細研,酒中溫服之。”
3、《日華子本草》:“明目,治風眼,接骨焊齒,療女人血氣及心痛。”
4、《本草匯言》:“煎水洗目去弦障。”
5、《本草經疏》:“赤銅屑亦能接骨理傷,功用與自然銅相等,第其性有毒耳。”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撲折損筋骨:赤銅末,每用三分,熱酒調服。折傷在上,食后服,折傷在下,食前服。(《本草匯言》)
2、治外傷出血:銅落、白蘑菇、馬勃各等量。研成細粉,混勻過篩。敷于患處。(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3、治風爛眼弦,沿久不愈:紅銅末二錢,日逐煎湯頻洗半月。(《本草匯言》)
4、治狐臭:赤銅屑以酢和銀器中,炒極熱,以布裹熨腋下,冷復易。(《外臺秘要方》)
5、治心胃作疼:紅銅末二錢,米醋半盞,和水一碗,煎滾,澄去銅末,取醋湯飲。(《本草匯言》)
6、治牙齒非時脫落,令牢定:熟銅末一兩,當歸、地骨皮、細辛、防風(去蘆頭)各一兩。上藥搗羅為末,和銅末同研如粉,以封齒上,日夜三度,三、五日后牢定,一月內不得咬著硬物。(《圣惠方》銅末散)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小片狀或細條狀,厚薄粗細不一。黃紅色,或黃棕色。具金屬光澤。體重,質硬較韌。氣無,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40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