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舌藻,中藥名。為紅葉藻科植物美舌藻Caloglossaleprieurii(Mont.)J.Ag.的全草。具有驅蛔的功效。主治蛔蟲病,蛔蟲性腸梗阻。
中文名稱
美舌藻別名
烏菜、鷓鴣菜、魯堤菜、巖頭菜、、巖衣、竹環菜、堤藻、驅蟲菜、蛔蟲菜(福建)、石疤(廣東)性味歸經
味咸,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驅蟲。主治 蛔蟲病,蛔蟲性腸梗阻。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品30-60g;小兒酌減;或干品研末。當晚臨睡前和次晨空腹兩次分服。
化學成分含α-海人草酸及多種游離氨基酸。
藥理作用1、驅蛔作用:20%煎液培養的豬蛔,20-30min后,可見蟲體皺縮及活動減少,至次日仍未死亡。豬蛔活動描記提示,煎液可抑制活動和使其麻痹。鷓鴣菜的驅蛔主要活性成分為α-海人草酸。
2、其他作用:10%鷓鴣菜毒餌能毒殺家蠅,發霉原藻的作用尤著,62h內被全部毒斃。
毒理作用小鼠灌服鷓鴣菜煎液20g/kg,未出現中毒癥狀和死亡,部分患者頓服鮮藻250g,未見明顯反應。提示毒性極小,個別出現腹痛、腹瀉等副反應。
相關論述1、《綱目拾遺》:“療小兒腹中蟲積。”
2、《中國藥用海洋生物》:“驅蟲,化痰,消食。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和蛔蟲病。”
3、《浙江藥用植物志》:“主治蛔蟲性腸梗阻。”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去除雜質,洗凈曬干,或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藻體黑色,扁平,葉狀,長1-4cm;具有不規則叉狀分枝,節間狹長,類圓形,節部縊縮。葉片中央有明顯的中肋;中肋分枝點常有次生副枝,有時生出毛狀根。膜質。氣腥,味咸。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42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