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蟾,中藥材名。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除去內臟或不去內臟的干燥全體。具有消腫解毒,止痛,利尿的功效。主治慢性氣管炎,癰癤疔瘡,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
中文名稱
干蟾別名
癩蛤蟆、蟾蜍皮性味歸經
胃甘、辛,性涼毒性
有小毒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消腫解毒,止痛,利尿。主治 慢性氣管炎,癰癤疔瘡,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用法用量 內服:煎劑,6-9g;研粉用量0.9-3g。外用:研末適量。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化學成分 中華大蟾蜍皮含膽甾醇、蟾毒靈、日蟾毒它靈、β-谷甾醇、蟾毒它靈、華蟾毒精、脂蟾毒配基、遠華蟾毒精、棕櫚酸膽甾烯酯、N-苯基-乙-萘胺、去氫蟾蜍色胺氫溴酸鹽。中華大蟾蜍皮水溶性部分含一新蟾蜍毒素,為蟾毒它靈3-丁二酰精氨酸酯,另含螗毒靈3-丁二酰精氨酸酯、華蟾毒精3-丁二酰精氨酸酯、脂蟾毒配基3-丁二酰精氨酸酯。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慢性氣管炎:蟾蜍粉63g,豬膽汁膏、面粉各14g。將活蟾蜍去頭、皮和內臟,焙干研粉。豬膽汁膏與面粉混合后,低溫炒松研粉。混勻后裝入膠囊即得。每天服3次,每次1.5g(四個膠囊),飯后溫開水送服。1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二個療程。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原藥材清水洗凈,撈出,曬干,去頭足,切大方塊,再取凈河砂,置鍋內加熱至呈靈活狀態,加入凈干蟾塊,武火炒至呈黃色,取出,篩凈砂,晾涼。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生品為灰綠色或灰黃色,砂燙后呈棕褐色,外表微焦發泡,質酥脆。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0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