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藻,中藥材名。為金魚藻科植物金魚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的全草。具有涼血,利尿的功效。主治血熱吐血,咳血,熱淋澀痛。
中文名稱
金魚藻別名
藻、細草、軟草、魚草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利尿。主治 血熱吐血,咳血,熱淋澀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散劑。注意事項 虛寒性出血,以及大便溏泄者禁服。化學成分 金魚藻含質體藍素及鐵氧化還原蛋白,前者為含銅蛋白質,而后者為含鐵蛋白質。藥理作用 小鼠實驗表明,本品能降低血清膽甾醇,作用強于海帶,醚提物的作用,不及醚處理后的殘渣。相關論述1、《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內傷出血。
2、《福建藥物志》: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主治吐血,咳血,淋病,咳嗽,大便秘結。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內傷吐血:(1)細草、仙桃草、見血清各等分。烘干打粉,每服9g,童便送服。(《重慶草藥》)(2)金魚藻、龍牙菜等量。為末,用童便下,每服9g.(江西藥科學校《草藥手冊》)
2、治慢性氣管炎:金魚藻從水中撈出以后,立即洗凈,陰干或烘干。可制成散劑、水丸或蜜丸,每次服1.5-2g,每日2-3次。用量過大,有口干、腹瀉等副作用,減量以后會自行緩解,不必治療。(《全國中草藥匯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0月采收,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呈不規則絲團狀,全體綠褐色,莖細柔,長短不一,長達60cm,具分枝。葉輪生,每輪6-8葉,葉片常破碎,一至二回二歧分叉,裂片線條形,邊緣僅一側具刺狀小齒。有時可見暗紅色小花,腋生,總苞片鉆狀。小堅果寬橢圓形,平滑,邊緣無翅,有3長刺。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0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