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合歡,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金合歡Acaciafarnesiana(L.)Willd.的根、莖、樹皮。根:收斂、止血、解熱、消炎、排膿、截瘧、祛風(fēng)。主治關(guān)節(jié)炎、久年風(fēng)痛、痙攣、手腳風(fēng)、麻痹、跌打傷、肺結(jié)核、肺癇、瘡癤、泄瀉、糖尿病。全株:收斂止血、排膿、消癰。樹皮:收斂、止血。主治外傷、黏膜炎。種子:驅(qū)蟲。
中文名稱
金合歡別名
消息花、金錢梅、絨祖刺、鴨皂樹、牛角花、洋梅花、刺根、刺球花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根:收斂、止血、解熱、消炎、排膿、截瘧、祛風(fēng)。
全株:收斂止血、排膿、消癰。
樹皮:收斂、止血。
種子:驅(qū)蟲。
主治根:關(guān)節(jié)炎、久年風(fēng)痛、痙攣、手腳風(fēng)、麻痹、跌打傷、肺結(jié)核、肺癇、瘡癤、泄瀉、糖尿病。
樹皮:外傷、黏膜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25g-200g,用水煎服。禁忌 孕婦忌服。注意事項(xiàng) 肝邪過甚者,易引起腳縮攣癥,故應(yīng)少用。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揮發(fā)油、鞣質(zhì)、黃酮類化合物、氨基酸。
藥理作用 根及莢果含單寧,可為黑色染料,入藥能收斂、清熱;花很香,可提香精;莖中流出的樹脂含有樹膠,可供藥用。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風(fēng)濕痛、四肢麻痹:金合歡50g,芙蓉頭50g,桑寄生25g,掇鼻草25g,桶交藤50g,豬腳1節(jié)。水4碗,酒4碗,煎至3碗,去藥渣。加豬腳,燉爛服。早、晚飯后及睡前各服1次。
2、治酸痛癥、祛風(fēng)止痛:金合歡50g,艾納香50g,黃金桂50g,楦梧50g,王不留行15g,大風(fēng)藤25g,豬尾椎骨150g。水4碗,米酒4碗,煎3碗,去藥渣。加豬尾椎骨,燉爛,分3次,早、晚飯后及睡前各服1次。
3、治痛風(fēng)、腰膝酸軟:金合歡50g,通天草50g,紅骨掇鼻草30g,黃金桂30g,桑寄生25g,紅根仔草25g,鮮骨碎補(bǔ)30g,豬排骨200g。水8碗煎至3碗,去藥渣,加豬排骨,燉爛,分三次,早、晚飯前及睡前各服1次。
4、治尿酸酸痛癥:番仔刺50g,大丁黃50g,紅骨蛇50g,桂花根50g,紅茄苳根50g,骨碎補(bǔ)50g。水5碗,酒5碗,加豬脊骨燉熟,分次服。
5、治糖尿病腳酸麻:金合歡50g,紅骨含羞草頭50g,小本牛乳埔25g,龍眼根50g,小本山葡萄25g,黃金桂25g,山梔根25g,腰子草25g,雞屎藤25g。水8碗煎至3碗,加豬瘦肉200g,燉熟,分3次服。
6、治月內(nèi)風(fēng)感冒:番仔刺50g,鴨公青50g,黃金桂525g,雞屎藤25g,帽仔頓頭50g,走馬胎25g。水8碗煎至3碗,去渣。加雞頭,燉熟,分3次服。
7、治全身酸痛:金合歡50g,軟枝楦梧50g,紅骨蛇25g,小本山葡萄50g,白肉穿山龍50g,青山龍50g,白雞屎藤25g,豬尾椎骨1條。水8碗煎至3碗,去渣。加豬尾骨,燉爛,分3次服。
8、治腰脊酸痛:金合歡50g,山煙頭25g,千斤拔25g,白粗糠50g,小本山葡萄50g,白埔姜25g,入骨丹25g,豬尾椎骨1條。水4碗,酒4碗,煎至2碗,加豬尾椎骨,燉爛,早、晚各服1次。
9、治尿毒、利尿排毒:金合歡25g,白花蛇舌草40g,半枝蓮40g,小本丁豎25g,小金英25g,鳳尾草40g,紫花玲瓏豆40g。用法:水8碗煎至3碗,當(dāng)茶飲。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采根、莖和樹皮,洗凈,切片,曬干備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樹皮粗糙,褐色,多分枝。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0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