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尾七,中藥名。為蓼科大黃屬植物藏邊大黃Rheum emodi Wall.[R.australe D.Don]的根及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癰瘡腫毒,便血,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白牛尾七別名
印度大黃、山大黃、牛尾七、大巖七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癰瘡腫毒,便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鮮品搗敷。
注意事項 3~5錢,水煎服或生吃及泡酒服,亦可搗爛外包患處。化學成分牛尾七根及根莖含總蒽醌5.94%,其中以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及大黃酚為苷元的結合型蒽醌5.66%,游離型0.28%,還含食用大黃苷及多量鞣質。
藥理作用1、致瀉作用:較早報道認為本品無致瀉作用,近有報道認為本品也有較好致瀉作用,其對小鼠4h溏便和稀便的ED50分別為0.1601g/10g(體重)和0.3732g/10g(體重),致瀉強度顯著低于正品大黃。但如以4h溏便ED50作為致瀉速度的指標,則本品的致瀉速度快于正品大黃(本品80.1min,正品98-182.9min),如以同效劑量稀便率為指標進行比較,則與正品大黃無明顯差異。
2、抗菌作用:本品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濃度為0.25%,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為250mg/ml(紙片法)。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品水提取物對膠原誘導的人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IG50為2.45mg/ml。
4、降血糖作用:四氧嘧啶造模后給提取得到的一種二苯乙烯苷E和給醇提物,血糖濃度均明顯降低,且在實驗給藥的濃度下,苷E的降血糖作用優于醇提物。
5、其他作用:本品水提取物有一定程度抗超氧負離子自由基活性的作用。本品也含蒽醌類成分大黃素和大黃酚。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主治肺熱咳嗽,咽喉痛,大便下血,癰腫瘡毒,外傷出血。”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8-10月采挖根及根莖,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莖類圓錐形,根類圓柱形,長4-20cm,直徑1-5c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斷面形成層明顯,射線密,無星點,棕紅色。新斷面淡藍灰色帶紫色。氣微,味苦、微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0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