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節油,中藥材名。為松科松屬數種植物中滲出的油樹脂,經蒸餾或提取得到的揮發油。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關節腫痛,肌肉痛,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松節油性味歸經
味苦,性溫;歸肝、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主治關節腫痛,肌肉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涂擦患處。
注意事項孕婦以及過敏體質者不宜使用。
化學成分含脂肪酸單萜、倍半萜類等。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松根提取物松根油體外抑菌實驗及對動物實驗性體獬、癬菌病治療觀察表明具有較強的抗真菌(白念珠菌等)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溶石作用:體外溶石實驗表明5%醫用松節油乳劑能使膽色素型結石在60小時后全溶;松節油中的主要成分α-藻烯、β-蒎烯和兩者的混合物也能使膽色素型結石溶為碎塊。體內外實驗和臨床觀察證明,α-藻烯和β-蒎烯混合乳劑均呈現較明顯的溶石效果,作用雖不及醫用松節油強但對胃腸道和膽道均無明顯的刺激作用局部組織無充血、出血、黏膜壞死和炎癥浸潤等現象,毒副作用較弱。
相關論述《廣西本編選編》: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治關節扭傷腫痛。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1、采集樹脂有上升式(即ⅴ形法)、下降式(即Y形法)采脂法及化學藥劑處理法。我國現以采用下降式采脂法為主。選直徑20-50cm的松樹,在距地面2m高的樹干處開割口。在開割割口前先要刮去粗皮,但不要損傷木質部,刮面長度50-60cm,寬25-40cm;在刮面中央開割長35-50cm,寬1-1.3cm,深入木質部1-1.2cm的中溝,中溝基部裝一受脂器,再自中溝開割另一對側溝,可將油樹脂不斷收集起來。以在30-35℃采收為宜,即長江以南在5-10月,華北及東北在6-9月。
2、將收集的松油脂與水共熱濾去雜質,通水蒸氣蒸餾,所得的餾出物分離除去水分,即為松節油,蒸餾后所余物質,放冷凝固,即是松香。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為無色至微黃色的澄清液體;臭特異;久貯或暴露空氣中,臭漸增強,色漸變黃;本品易燃,燃燒時發生濃煙。本品在乙醇中易溶,與氯仿、乙醚或冰醋酸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1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