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豬鼻孔,中藥材名。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主治肺癰,濕熱帶下,白濁,小便不利,瘡癤腫毒。
中文名稱
白豬鼻孔別名
白側耳、圓葉蕺菜性味歸經
味苦,性微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水。主治 肺癰,濕熱帶下,白濁,小便不利,瘡癤腫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15-30g;干品9g,或燉肉服。外用:搗敷。化學成分 含黃酮類:山柰素4',7-二甲基-3-O-葡萄糖苷。甾體成分:谷甾醇-3-O-葡萄糖苷,豆甾醇。相關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祛暑,利水。治肺癰咳嗽氣喘,白帶,小便脹閉等癥。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肺癰咳喘:白豬鼻孔60g,大肺經草30g,水煎服。
2、治白帶,白濁:白豬鼻孔、棉花子各30g,水煎服。
3、治食積停滯:白豬鼻孔60g,白米適量,共煮粥服;或生用,同飯搗絨,作餅貼肚臍。
4、治頭發脫落:白豬鼻孔30g,水煎代茶飲。
5、治癤腫瘡毒:白豬鼻孔適量搗爛外敷。(1-5方出自《萬縣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采集,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2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