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草,中藥名。為唇形科繡球防風屬植物白絨草Leucas mollissima Wall.的全草。具有清肺,明目,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目赤青盲,乳癰,濕疹,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北風草別名
毛繡球防風、銀針七、燈籠草、樓臺夏枯草、白風輪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雞草、野芝麻、貓耳朵草性味歸經
味苦、微辛,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明目,解毒。主治 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目赤青盲,乳癰,濕疹,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外用:鮮品搗敷。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清肺止咳。主治感冒發熱、百日咳、肺炎、支氣管炎、咳嗽、小兒疳積、骨折、跌打損傷。”
2、《全國中草藥匯編》:“外用治癤腫,乳腺炎。”
3、《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祛風明目,解瘡毒。用于風熱目赤腫痛,青盲,瘡腫,皮膚癢疹?!?/p>
4、《福建藥物志》:“清熱解毒,利咽止咳。主治咽喉腫痛,慢性腎孟炎,關節痛,痢疾,遺精,前列腺炎,乳腺炎,白帶,蛀牙痛,痔瘡,稻田性皮炎,癰疽。”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皮膚濕疹:北風草60g,排風藤60g。煎水外洗。(《四川中藥志》1982年)
2、治慢性腎盂腎炎:白絨草20g,銀杏20粒。水煎服。
3、治白帶:白絨草、鮮白扁豆根各20g,銀杏20粒。水煎服。
4、治癰疽,乳腺炎:白絨草、一枝黃花各30g,酒水各半,燉服;另取鮮白絨草、一枝黃花各適量,搗爛加熱,敷患處。(2-4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呈方柱形,有分枝,長約50cm,有絨毛狀長柔毛。葉對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形,長1.5-4cm,邊緣具鋸齒,兩面密被短絨毛。輪傘花序,苞片較少,條形;花事筒狀,外表面密被柔毛,花冠筒狀唇形,多干縮。小堅果卵狀三棱形。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4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