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中藥名。為鱉鐮科動物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Polyphaga plancyi Bolivar]的雌蟲全體。具有破血逐瘀,續筋接骨的功效。主治血瘀經閉,癥瘕積塊,跌打瘀腫,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中文名稱
?蟲別名
地鱉、土鱉、過街、簸箕蟲、蚵蚾蟲、地鱉蟲、地蜱蟲、地烏龜、土元、土鱉蟲、臭蟲母、蓋子蟲、土蟲、節節蟲、螞蟻虎性味歸經
味咸,性寒;歸肝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破血逐瘀,續筋接骨。主治 血瘀經閉,癥瘕積塊,跌打瘀腫,筋骨骨折,木舌重舌。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1.5g,以黃酒送服為佳。生品多外用,內服因其腥臭,故多炒制以便服用。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和氨基酸。揮發油總量22.19%,主為萘,另含各種脂肪醛和芳香醛,占24.95%。還含有二氯苯和二甲基二硫醚等其它中藥少見的成分。氨基酸總含量約40%,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30%以上。另含β-谷甾醇。又從中分得二十八烷醇、十八烷基甘油醚、尿囊素、尿嘧啶;膽甾醇、棕櫚酸5,4′-二羥基-7-甲氧基黃酮。藥理作用1、土鱉蟲總生物堿對動物耐缺氧的影響。
2、土鱉蟲(EupolyagaSinensis)水提物對大鼠抗凝血的影響。
3、土鱉蟲的降脂作用。
4、土鱉蟲對溶解血栓的作用。
5、土鱉蟲對白血病細胞的影響。
6、土鱉蟲提取物對DIC的影響。
7、土鱉蟲總生物堿對家兔心泵功能的影響。
毒理作用 小鼠40只單次給于土鱉蟲總生物堿水提液(TAEsⅡ)后,觀察72小時,按寇氏法求得腹腔注射給藥的半數致死量為136.45±7.98mg/kg(P=0.95)。給藥后,先表現抖動,進而跳躍、震顫、豎耳,多在10-20分鐘死亡。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飼養者可隨時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燙死,曬干或烘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地鱉:呈扁平卵形,長1.3-3cm,寬1.2-2.4cm。前端較窄,后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松脆,易碎。氣腥臭,味微咸。以完整、油潤光澤、無泥者為佳。
2、冀地鱉:呈長橢圓形,長2.2-3.7cm,寬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