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菜,中藥名。為石花菜科植物擬雞毛菜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Gmelin)Santelices et Hornmersand的藻體。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瀉火通便,解暑的功效。主治夏季感冒,痄腮,肺熱咳嗽,痰結干咳,喉炎,咽喉痛,慢性便秘。
中文名稱
雞毛菜別名
翼枝藻、薄翼枝藻、凍菜渣渣、淺水藻性味歸經
味咸,性寒;歸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瀉火通便,解暑。
主治 夏季感冒,痄腮,肺熱咳嗽,痰結干咳,喉炎,咽喉痛,慢性便秘。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
化學成分含無機物、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甾醇類化合物等。無機物:鹵化物、氧化鈣、硫酸鹽、磷酸鹽;量大的無機元素有鈉、鉀,無機元素(10-6,對干藻):鋅(73)、錳(217)、鉻(0.5)、銅(5)、鉛(15)及其他微量元素,蛋白質:藻膽蛋白RPE,另外含有多糖、3,6-去水半乳糖、瓊脂、丙酮酸、膽硬脂,甾類化合物:膽甾醇、24-亞甲基膽甾醇。
相關論述1、《中國藥用海洋生物》:“軟堅化痰,清涼瀉火。用于干咳痰結,喉炎。”
2、《中國藥用孢子植物》:“作輕瀉劑,用于慢性便秘。”
3、《中藥辭海》:“清熱解毒,化痰通便。主治感冒,痄腮,肺熱咳嗽,慢性便秘。”
4、《中國海洋藥物辭典》:“有清涼瀉火,軟堅化痰,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干咳痰結,喉炎,慢性便秘等癥。”
5、《中國中藥資源志要》:“情人,瀉火,軟堅散結,化痰。”
6、《中國海洋湖沼藥物學》:“可作夏季清涼飲料。”
7、《中華本草》:“清熱瀉火,軟堅化痰。主治肺熱痰結干咳,喉炎,慢性便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喉炎:雞毛菜15g,點地梅9g,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干咳痰結,喉炎:雞毛菜、海蒿子各15g,柴胡9g,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中國藥用海洋生物》加味雞毛菜湯)
3、治氣管炎,干咳痰結:雞毛菜15g,葶藶子10g,百部6g,柴胡5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中國食療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兩季采收,洗凈、曬干。
保存方法
干品在干燥、防潮、避光、潔凈的條件下保存。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藻體干品經水浸后基本恢復成原來形態,主枝及頂,羽狀分枝1-3次,分枝與主枝間常呈直角。上部校較短,下部枝較長,整體有金字塔形的輪廓。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