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貝,中藥名。為寶貝科貨貝屬動物貨貝Monetaria moneta(Linnaeus)、環紋貨貝M.annulus(Linnaeus)等的殼。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水氣浮腫,淋痛尿血,小便不通,眼生翳障,鼻淵膿血,下疳陰瘡。
中文名稱
白貝別名
貝子、貝齒、白貝齒性味歸經
味咸,性涼;歸膀胱、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尿,明目退翳。主治水氣浮腫,淋痛尿血,小便不通,眼生翳障,鼻淵膿血,下疳陰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宜先煎),5-15g;或研末,3-6g。外用:研末撒。
化學成分環紋貨貝外殼含高含量的酸性氨基酸。全體含碳酸鈣,常量元素鈉、鉀、鎂、鋁、鐵等,微量元素鍶、磷、鈦、鉛、鋅等,并含14種左右氨基酸,其中含量較大的有天冬氨酸、谷氨酸。
相關論述1、《本經》:“主目翳,鬼疰蠱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
2、《別錄》:“除寒熱溫疰,解肌,散結熱。”
3、《海藥本草》:“主水氣浮腫及孩子疳蝕吐乳。”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婦人熱結成淋,小便引痛,或時溺血,或如小豆汁:貝齒一(二)兩,葵子三兩,石燕二兩,滑石二兩。上藥搗細羅為散,研過。食前以蔥白湯調下一錢。(《圣惠方》貝齒散)
2、治二便關格不通,悶脹:貝齒三枚,甘遂三銖。為末,漿水和服。(《肘后方》)
3、治目風熱赤,生膚翳:貝齒七枚(燒為末,細研),真珠一分(搗羅末,細研),龍腦(研)半錢。上三味合研如粉,每點如黍米大于翳膜上,日三度。(《圣濟總錄》貝齒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6-8月捕捉,曬干。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燥內,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貝殼略呈扁圓形,表面光滑,灰黃色或黃白色,背部藍灰色,有白色細紋,多數具橙紅色細紋,有的背部灰綠色或藍灰色,少數有3條不明顯的深色帶,并有棕色斑點。氣微,味咸。
飲片性狀:
1、白貝:參見“藥材”項。質堅硬,斷面粗糙。味淡。
2、煅白貝:呈灰白色碎塊或粉塊,殼內面呈紫白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