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寄生,中藥名。為桑寄生科梨果寄生屬植物紅花寄生Scurrula parasitica L.[Loranthus parasiticus(L.)Merr.]、小紅花寄生S.parasitica L.var.graciliflora(Wall.ex DC.)H.S.Kiu[Loranthus graciliflorus Wall.ex DC.]的帶葉莖枝。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胃痛,乳少,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中文名稱
紅花寄生別名
紅花寄、柏寄生、桃樹寄生、紅花桑寄生、寄臟匡、寄居花童性味歸經(jīng)
味辛、苦,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主治 風濕痹痛,腰膝酸痛,胃痛,乳少,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嫩枝葉適量,搗敷。化學成分 莖葉中含槲皮素0.3%。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紅花寄生:帶葉莖枝圓柱形,多分枝,長3-5cm,直徑約1cm,細枝和枝梢直徑2-3mm。表面粗糙,老枝紅褐色或深褐色;小枝及枝梢赭紅色,幼枝有的有棕褐色星狀毛;表面有眾多點狀和黃褐色或灰褐色橫向皮孔,以及不規(guī)則、粗而密的縱紋。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菲薄,赭褐色,易與木部分離,木部寬闊,淡黃色或土黃色,有放射狀紋理,髓部深黃色。葉對生或近對生,易脫落;葉片多破碎,卷縮;完整者卵形至長卵形,長5-8cm,寬2-4cm,黃褐色或茶褐色,側(cè)脈明顯,兩面均光滑無毛,全緣,厚紙質(zhì)而脆,嫩葉有的有棕褐色星狀毛;葉柄長約5mm,有的有未脫落的花果,花蕾管狀,頂部長圓形,急尖,開放時,先端4裂,裂片反折,可見雄蕊4枚及花柱;果梨形,頂端鈍圓,下半部漸狹呈長柄狀。氣清香,味微澀而苦。
2、小紅花寄生:與紅花寄生相似。但葉稍小,紙質(zhì);花、果均較細小。顯微鑒別紅花寄生莖橫切面:木栓層為10余列木栓細胞,外側(cè)數(shù)列細胞含紅棕色物。皮層6-10列細胞,散有含草酸鈣方晶的石細胞。中柱鞘部位纖維成束。韌皮部半月或新月形,韌皮射線幾乎為含草酸鈣方晶的石細胞組成。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占莖的橫切面大部分,導管單個或2-4個相聚,木射線寬可達10余列細胞,散有含草酸鈣方晶的石細胞。髓部散有石細胞。薄壁細胞含淀粉粒。葉橫切面:上、下表皮均有氣孔。上表皮細胞下有1列下皮細胞,類方形。兩面均有柵欄組織,中間為海綿組織。主脈維管束3-5個外韌型,其上下均有黃棕色纖維束。薄壁組織中散有含草酸鈣方晶的石細胞群。
(1)石細胞較多,單個或數(shù)個相聚,類方形、類圓形或梭形,有的具分枝或乳頭狀突起,直徑30-60μm,長46-132μm,壁厚5-40μm,多三面增厚,層紋細密清晰,胞腔偏向一側(cè),含草酸鈣方晶或紅棕色物。
(2)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2-45μm,有的具網(wǎng)紋三生增厚,或形成具緣紋孔場,另有網(wǎng)紋和螺紋導管。
(3)疊生星狀毛多斷裂,完整者4疊以上,每疊3-6分枝,分枝彎曲,先端漸尖。
(4)草酸鈣方晶散在或存在于石細胞腔中,方形、長方形或多面體,直徑13-33μm。
(5)葉片碎片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氣孔平軸式。
(6)中柱鞘纖維細長,兩端尖,長800-1300μm,直徑16-20μm,壁厚,胞腔線形。
(7)木纖維長240-400μm,直徑12-22μm,兩端尖,有的中部一側(cè)凸起,壁厚,孔溝稀疏。此外,有木栓細胞、木薄壁細胞、髓薄壁細胞及淀粉粒。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