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木,中藥材名。本品為紫金牛科植物平地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名:Ardisiajaponica(Thunb.)Bl.[Blad-hiajaponicaThunb.]采收和儲藏:栽后3-4年在8-9月采收,宜用挖密留稀的辦法,或每隔25cm留苗2-3株不挖,過2-3年又可收獲。挖后洗凈曬干即成。功能主治為:化痰止咳;利濕;活血。主新久咳嗽;痰中帶血;黃疸;水腫;淋證;白帶;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睪丸腫痛。
中文名稱
平地木別名
葉下紅、葉底紅、矮腳樟、雪里珠、矮腳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腳三郎、矮茶荷、矮茶風、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葉下珍珠、老不大、鋪地涼傘、陰山紅、野枇杷葉、矮地茶、不出林林。性味歸經
辛;微苦;性平。歸肺;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止咳;利濕;活血。主治 主新久咳嗽;痰中帶血;黃疸;水腫;淋證;白帶;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睪丸腫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鮮品搗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注意事項1.《植物名實圖考》:"孕婦忌服。"
2.《浙江民間草藥》:"有老胃氣痛者忌服。"
化學成分 全草含揮發油0.1%-2%,有抗菌和平喘作用。揮發油由龍腦(borneol),B-按葉油醇(B-eudesmol)和4-松油烯醇(terpinen-4-ol)等61個成分組成。去油后可得巖白菜素(bergenin)。全草還含有紫金牛酚(ardisinol)Ⅰ及Ⅱ,2-甲基腰果二酚(2-methylcardol)等。還含有2羥基-5-甲氧基-3-十五烯基苯醌(2-hydroxy-5-methoxy-3-pentadecaenylbenzoquinone),冬青醇(ilexol),摁貝素(embelin),槲皮素(quercet-in),楊梅甙(myricitrin),槲皮甙((quercitrin)[8]等。藥理作用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平地木有鎮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其煎劑及巖白菜素對電刺激貓喉上神經所引起的咳嗽及氨水噴霧引起的小鼠咳嗽都有明顯的止咳作用。巖白菜素為其主要止咳成分,止咳作用強度按劑量計算相當于可待因的1/4-1/7,臨床口服125mg的止咳作用與25mg咳必清的作用相似或略好,但其作用低于20mg可待因,連續給貓用藥23天也無耐受性。該藥對咳嗽中樞有選擇性的抑制作用,對中樞其他部位并無明顯抑制,如對大鼠硫噴妥鈉睡眠時間無明顯延長作用,對狗維持麻醉狀態所需戊巴比妥鈉劑量無減少作用,對小鼠無明顯鎮痛作用,大劑量對動物無催眠作用,中毒劑量對狗無明顯呼吸抑制作用等。酚紅法祛痰試驗表明,給小鼠口服平地木煎劑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強度與等劑量桔梗相當,腹腔注射的作用更強。家兔眼結膜刺激試驗表明,本品無明顯刺激性,因此其祛痰作用可能通過吸收作用產生。巖白菜素無祛痰作用,亦無明顯的平喘作用(豚鼠組胺噴霧法)。平地木祛痰的有效成分可能是黃酮甙(楊梅皮甙、槲皮素),肌注或腹腔注射均有對抗組胺引致豚鼠哮喘的作用,平喘的有效成分為其揮發油。平地木有降低大鼠氣管一肺組織耗氧量的作用,這可能是巖白菜素作用于一些含琉基的酶系,降低了組織呼吸,但此作用不強。每日吸人二氧化硫造成慢性氣管炎的大鼠模型實驗表明,內服巖白菜素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慢性氣管炎的作用,表現為杯狀細胞減少,炎細胞浸潤,肺氣腫及肺萎陷等病理性改變程度減輕。
2.抗菌與抗病毒作用平地木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有抑制作用,并對接種于雞胚的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質后即失去抗菌作用;揮發油及黃酮甙雖有抑制作用,但體內難以達到有效濃度。巖白菜素對14種常見細菌無抑菌作用。紫金牛酚Ⅰ和紫金牛酚Ⅱ是兩種抑制結核桿菌效力較強的酚性成分,抑菌效價分別是12.5μg/ml和25-5μg/ml。
毒理作用 巖白菜素的毒性低,小鼠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為10g/kg。粗黃酮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31g/kg,純黃酮甙為0.84g/kg。大鼠長期毒性試驗表明,口服給予相當于臨床用量的60-330倍的藥物連續60天,平地木及巖白菜素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和各主要臟器有一定毒性反應。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復方矮地茶沖劑:矮地茶12kg,崗梅、白茅根各9kg,大青葉6kg,金銀花3kg。水煎2次,合并煎液,濃縮成稠膏,加糖粉適量,制成沖劑:100包(每包含生藥相當于39g)。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口服,每次1包,每日2次。(廣州軍區衛生部《中草藥制劑手冊》1971年)
2.復方矮地茶片:矮地茶5900g,崗梅3750g,野菊花2500g,枇杷葉2500g,甘草625g。以上五味,除取矮地茶粉碎成細粉900g外,余量與各藥酌予碎斷,水煎2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相對密度為1.3,加入上述矮地茶細粉,混勻,干燥,粉碎,制粒,壓制成9400片,片心重0.25g,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后片心呈棕褐色,味微苦澀。
3.抗癆膠囊:矮地茶300g,百部120g,穿破石120g五指毛桃120g,白及120g,桑白皮60g。取白及72g粉碎成細粉,剩余的白及與其余矮地茶等五味加水煮2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狀,加入白及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淀粉,混勻,裝膠囊,每粒裝0.5g,即得。本品除去膠囊殼后內容物為棕褐色粉末;味苦。功能散瘀止血,祛痰止咳。用于肺虛久咳,痰中帶血。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三冊)1991年)
4.達肺草:矮地茶150g仙鶴草90g,杏仁12g,麻黃12g,河子肉(炒)12g,桅子(炭)12g,青黛12g,白及12g,商陸12g,海浮石12g,蛤殼(鍛)12g。以上十一味,矮地茶、仙鶴草切碎,混勻。其余備藥研成細粉,過60目篩,分別裝袋,每袋裝36g(細粉12g,藥草24g),即得。本品藥草部分為切碎的莖葉;細粉部分呈灰綠色;味咸后帶苦。功能止血,化痰,順氣,定喘,止汗,退熱。用于吐血,咯血,痰中帶血,咳嗽,痰喘,氣急,勞傷肺痿等癥。煎服.每日1袋。(《上海市藥品標準》1980年)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性狀鑒別:全株長15-25cm。往往附有匍匐根莖。莖圓柱形或稍扁,直徑2-5mm,表面暗紅棕色,具細縱紋及突起的葉痕,基部疏生須狀不定根;頂端有時可見花梗或暗紅色皺縮的球形小果。質脆易折斷,斷面淡紅棕色,中央有白色髓。葉常3-5枚集生于莖頂,葉片稍卷曲或破碎,展平后呈橢圓形,表面灰綠色至棕褐色,嫩葉附生腺毛,邊緣具細鋸齒,網脈明顯。氣微,味微澀。以莖色紅棕,葉色綠者為佳。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外被角質層和腺毛。者莖有木栓層。外皮層細胞1列,內側有數列厚角細胞。皮層有分泌腔散在,內皮層凱氏帶明顯。韌皮部外側有少數微木化的纖維束;木質部細胞木化。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淀粉粒或棕色物質。葉表面觀:上下表面均有兩種腺毛:一種腺頭、柄均為單細胞,腺頭長圓形;另一種腺頭、柄均為2個細胞,腺頭2個細胞并列。腺鱗頭部扁球形,8-10個細胞,直徑42-48μm,柄為單細胞。下表面氣孔不等式,副衛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