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蓼,中藥名。為蓼科植物酸模葉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的全草。具有解毒,除濕,活血的功效。主治瘡瘍腫痛,瘰疬,腹瀉,痢疾,濕疹,疳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中文名稱
魚蓼別名
蓼草、大馬蓼、水辣蓼、水蓼、旱辣蓼、辣蓼、蛤蟆腿、節蓼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除濕,活血。主治 瘡瘍腫痛,瘰疬,腹瀉,痢疾,濕疹,疳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化學成分酸模葉蓼的地上部分含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2"-沒食子酸酯,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甙,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甙,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2"-沒食子酸酯,酸模葉蓼異黃酮酚,酸模葉蓼二氫查爾酮,酸模葉蓼當歸酰氧查爾酮,酸模葉蓼異戊酰氧查爾酮,酸模葉蓼2-甲基丁酰氧基查爾酮,2',4'-二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6'-二甲氧基-2'-羥基查爾酮,2',4'-二羥基-3',6'-二甲氧基查爾酮,2',4'-二羥基-6'-甲氧基-3'-當歸酰氧基查爾酮,2',4'-二羥基-6'-甲氧基-3'-(2-甲氧基丁酰氧基)查爾酮,2',4'-二羥基-6'-甲氧基-3'-異戊酰氧基查爾酮。酸模葉蓼的根中含有2-甲基萘。此外,該植物中還含有3,5-二羥-4-甲基茋和5-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
藥理作用 本品的甲醇提取物在試管內對人血漿膽堿酯酶的抑制率在80%以上。乙醇提取物對親水性氣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霍亂弧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果實水煎劑對志賀和福氏痢疾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從本植物中提取的3,5-二羥-4-甲基茋和5-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對苯并咪唑類殺真菌藥有解毒作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間采收,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褐色或淺綠色,無毛,常具紫色斑點。葉片卷曲,展平后呈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主脈及葉緣具刺伏毛;托葉鞘筒狀,膜質,無毛。花序圓錐狀,由數個花穗組成;苞片漏斗狀,內具數花;花被通常4裂,淡綠色或粉紅色,具腺點,雄蕊6,花柱2,向外彎曲。瘦果卵圓形,側扁,兩面微凹,黑褐色,有光澤,直徑2-3mm,包于宿存花被內。氣微,味微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