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尼參,中藥名。為海參科布氏參屬動物蛇目白尼參Bohadschia argus Jaeger及圖紋白尼參B.marmnorata Jaeger[B.bivittata(Mitsukuri);B.koellikeri(Semper)](去內(nèi)臟)的全體。具有補腎的功效。主治水腫。
中文名稱
白尼參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溫;歸腎經(jīng)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主治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適量;研末,每次5-15g。
化學(xué)成分全體含三萜苷,甾體類,脂肪酸類,另外還含有鈉、鉀、鈣、鎂、鐵、鋅、銅等元素。
藥理作用殺菌作用:體外試驗,蛇目白尼參皂苷3-100μg/ml時,對白念珠菌、熱帶假絲酵母(Candida;tropicalis)、產(chǎn)朊假絲酵母(C.;utilis)、克魯斯假絲酵母(C.;krusei)等均有很強的抗真菌作用。
相關(guān)論述《南海海洋藥用生物》:“為滋補品。滋陰降火,補腎。治水腫。”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潛水員下水捕撈多在春、秋季,也可以拖網(wǎng)捕撈,但對資源破壞大,多禁用。捕后除去內(nèi)臟,洗凈腔內(nèi)泥沙、血污,在鹽水中煮約1h,撈起放冷。經(jīng)曝曬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時,再加入蓬葉汁中略煮,至顏色轉(zhuǎn)黑時取出曬干。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7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