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中藥名。為豆科落花生屬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L.的種子榨出的脂肪油。具有潤燥,滑腸,去積的功效。主治蛔蟲性腸梗阻,胎衣不下,燙傷。
中文名稱
花生油別名
果油、落花生油性味歸經(jīng)
味淡,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潤燥,滑腸,去積。主治 蛔蟲性腸梗阻,胎衣不下,燙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60-125g。外用:涂抹。化學(xué)成分 花生油的脂肪酸組成主要有棕櫚酸、硬脂酸、亞油酸、花生酸、山萮酸、油酸、二十碳烯酸、二十四烷酸等。花生油中還含特殊嗅味成分:已醛、γ-丁內(nèi)酯、壬醛、苯甲醛、苯甲醇、2-甲氧基-3-異丙基吡嗪;芳香成分:1,2,3-三甲基環(huán)戊烷、1-乙基-3-甲基環(huán)戊烷、4-乙基-2-甲氧基苯酚、4-甲氧基苯酚、3-(1,1-二甲基乙基)苯酚、2,3,5-三甲基吡嗪、2-甲基-5-丙烯基吡嗪、糠酸甲酯、3,5-二乙基-2-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2,4-二甲基噻唑、2,5-二甲基噻唑、5-甲基-2-糠醛、2-已基呋喃、3-已基呋喃、2-乙酰基-5-甲基呋喃、2,3-二氫苯并呋喃。芳香成分的總量約19.77mg/kg,量主要的成分為吡嗪類化合物,含量12.33mg/kg,占花生油芳香成分總量的61.81%,其中2,6-二甲基吡嗪最為重要,含量為3.92mg/kg,占芳香成分總量的19.83%;次要的成分為呋喃化合物,其中2,3-二氫苯并呋喃含量為1.61mg/kg,占芳香成分總量的8.14%。另含維生素E。藥理作用1、對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花生油灌胃(1ml/200g和0.5ml/200g),可以明顯減輕束縛浸水應(yīng)激法建立的應(yīng)激性胃潰瘍模型大鼠的胃黏膜損傷,明顯抑制胃運動但對胃黏膜血流量無影響。
2、降低膽固醇:花生油可顯著降低人血液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對有益膽固醇基本無影響,可使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概率降低25%。
相關(guān)論述1、《食物考》:“滑腸下積,膩膈痰生。”
2、《福建藥物志》:“潤燥滑腸。”“治蟈蟲性腸梗阻,胎衣不下,燙傷。”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蟈蟲性腸梗阻:花生油60ml,蔥頭9g,燉服;繼用風(fēng)尾草30g,水煎,沖玄明粉15g服。。(出自《淅江藥用植物志》)
2、治燙傷:花生油500ml(煮沸待冷),石灰水(取熟石灰粉500g,加冷開水1000ml,攪勻靜置,濾取澄清液500ml,混合調(diào)勻,涂抹患處。(出自《淅江藥用植物志》)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為淡黃色的澄明液體;有類似落花生種子的香氣,味淡。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810.html





